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教育 > 

前目的地神逻辑解析

教育2.6W

主角每做一件事都是有自己的动机的。其实故事中,主角的很多动机都是来自于感性的感情,而不是理智的推理。

前目的地神逻辑解析

在这先解释主角在几个时期内的目的:

1.青少年简:渴望被认可,渴望被爱

2.(变性后)青年约翰:生活一团糟,认为自己过得糟都是负心汉的锅,想向负心汉报仇。

3.(加入时空局后,直到毁容后,一直到退休后短期)中年约翰:一切听从时空局的安排,认为时空局是世界的救星,同时也认为自己的能力在时空局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认为自己成功做上了一名精英。以社会道义为主,希望救更多的人。

4.老年炸弹人:厌倦了这一切,想到一切都是罗宾逊设的全套,想要打破这个链条,不再在意杀多少人。

同时在感情上,他们之间一直维持着这样的关系:年轻一代的约翰恨老一代的约翰,而老一代的约翰爱年轻一代的约翰。这一点是始终不变的。

1.青年约翰和青少年简之间,青少年简就是年轻一代,青年约翰就是老一代。

2.中年约翰和青年约翰之间,青年约翰是年轻一代,中年约翰是老一代。

3.老年炸弹人和中年约翰之间,中年约翰是年轻一代,老年炸弹人是老一代。

新老两代总是维持着这种爱恨关系。而老一代对新一代,总是表现出极大的爱意。但老一代总是在做新一代不理解的事情,先是青年约翰甩了青少年简,而后中年约翰欺骗青年约翰,说是让他穿越杀负心汉,实际是要把他吸收进入特工局。最后老年约翰想跟中年约翰搞基,又被拒绝。老一代都是根据此时自己的目的对新一代的生活做出改变,而不考虑新一代的感受,因而使新一代对老一代产生怨恨。而老一代一直认为自己这么做是为了她好。

新一代对老一代的怨恨,从青少年简被甩时就埋下了。他一直怨恨老一代的自己,所以在最后中年约翰面对炸弹人时,中年约翰又重新说了当年说过的台词:“如果我把他放在你面前,那个毁了你一生的男人,你会为了救很多人而杀了他吗?”之前他让青年约翰杀的就是这个,又是负心汉又是炸弹人的人。现在中年约翰面前的炸弹人,正是这个又是负心汉又是炸弹人的人。所以他做了当年没能做的事情,这也是完全符合中年约翰价值观的事情。

清楚这两套价值观后,我们就很容易推测故事结局之后发生的事情。

中年约翰同时有着“维护社会正义”与“想念下一代”两个主要目的。那么一方面,就是继续按照罗宾逊给出的条目在各个时段世界各地制造事件,制止未发生的恐怖袭击。

但此时他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他所喜欢的下一代约翰还在时空局当特工(7年),他也得作为编外人员为时空局做事,所以他心中的社会大义压盖住了他的个人感情,他就找了古董店的女人过起了破日子。

由于罗宾逊说过,如果没有炸弹人,时空局也不能成为这么大的机构,所以也可能炸弹人是罗宾逊故意放出的魔鬼,最后罗宾逊给退休后约翰的一系列指示,说是还是救人,其实都是杀人的活计。其实就是让他成为那个怎么也抓不到的恐怖分子。老炸弹人的那些剪报也可能都是罗宾逊伪造的。这个策略也可以叫做养寇自重。也可能是炸弹人知道了部分罗宾逊的计策,所以决定不再效忠于时空局,开始与时空局的特工对着干。

他以为自己阻止了很多恐怖袭击,一些是通过爆炸的方式达到目的的。不过他对下一代的约翰还是旧情不灭。一段时间后,他受不了这种生活,也受够了再被时空局派遣。他为了能见到下一代的约翰,自己就当上了恐怖分子,这样才能受到特工约翰的追击。

中年约翰的起始时间是92年的话,那么中年约翰退休的年份就是99年。

接着中年约翰回到70年,从70年活到99年,成为老炸弹人。

老炸弹人在99年时,穿越回75年要搞大爆炸,在这正巧遇上下一代的中年约翰。看这时老炸弹人说的话,都充满了基情。而中年约翰对老炸弹人只有怨恨。

最后中年约翰说想他,其实指的就是想下一代。而为了见到下一代,他又要成为炸弹人。

这样推测下来就明白了。75年的大爆炸,不是中年约翰杀炸弹人后,自己很快就代替他实施的。而是中年约翰又生活了20多年,变成老年炸弹人后,穿越回来才实施的。中年约翰在这时还是很讲道义的,不会马上去做恐怖分子。

75年纽约大爆炸,明显不是为了救更多的人而实施的,也不太可能是罗宾逊直接授意的。而是炸弹人的自作主张。其动机无非两点:一是报复时空局。二是吸引下一代。我觉得后者的成分更大,最后老年炸弹人唯一的目的就是跟中年约翰搞基。而只有炸纽约这个事,能让中年约翰一直追着炸弹人不放。而在炸弹人存在的这个时空,由于炸弹人已经把纽约炸了,所以如果不杀这个炸弹人的话,75年纽约被炸就不可逆转。这时中年约翰为了救人,就把老头给射了。我考虑,他是由于更不想跟老头搞基,而射的他。

插一句:中年约翰在时空局最后一个任务,就是吸引下一代青年约翰加入时空局。包括将婴儿带到孤儿院。而违反规定的穿越,指的是中年约翰擅自回到70年跟炸弹人肉搏。



《前目的地》深度解析是怎么样的?

《前目的地》深度解析如下:

电影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迈克尔·斯派瑞和彼得·斯派瑞这对孪生兄弟导演档,赋予了《前目的地》更为出色的剧情渲染,开篇并未有何繁琐的背景交代,而是开门见山的引人入胜。

其所塑造的五个人物,追查恐怖分子的时空劳工局特工,反派炸弹客,女弃婴简,长大后的简,情感杂志的专栏作家,共同构筑了一个逻辑夯实的巨大谜团,巧妙的是这个谜团并非开篇就被抛出,而是随着剧情的递进,让人而能为之逐渐的疑惑丛生。

时空穿越科技带来的因果轮回,一切追根溯源发现所有的人和事其实都是自已,这种寄往于时空穿越去改变人和事,最终却发现这本就是无以突破宿命的桎梏,确耐人寻味。

科幻的外衣之下,《前目的地》并没有着对时空穿越技术令人兴奋的侃侃而谈,其也绝非走场面的大片,电影传递的是一种对穿越反讽的思潮,一个人的独角戏注定了人物孤独苍凉的基色。

原著中的还魂尸本就指有生命却没有记忆听人摆布的存在,任何妄以改编过往的方式,都将回溯自已的轨道,时空局的设立便是预防犯罪,而炸弹客的杀人真相同样也是挽救生命,这种矛盾的对立,宿命的纠葛,很难再有一部时空穿越电影能如此辩证的给人以哲理性的思考。

《前目的地》剧情简介:

一名时间特工“我(伊桑·霍克扮演)”奉命穿越时空,以试图阻止恐怖分子“炸弹客”的恶行。而在他最后的一次任务中,他来到了1967年,在一个酒吧,遇见了约翰(莎拉·斯努克扮演)。

约翰向他讲诉了自己从一个女孩到最后变性成为一个男人的辛酸故事。“我”决定带约翰穿越时空完成他的复仇之路,而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了隐藏在时间悖论下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如同莫比乌斯环,周而复始的延续着我们的命运。

前目的地神逻辑解析

解析如下:

片中由澳大利亚年轻女星莎拉·斯诺克饰演“她”和“他”,伊桑·霍克饰演“我”和炸弹客,伊桑的演技自不必说,但是该片中,莎拉的表现实在突出。

她在扮演男人时候的造型,颇有里昂那多的味道,但是她演技精湛到,估计有人一开始会发现不了,“他”原来是个女的。在看完全片和小说之后,会发现导演的叙事结构与小说稍有不同,开片的第一个桥段,正是由“他”变成“我”的一幕。

剧情简介

一名时间特工“我(伊桑·霍克扮演)”奉命穿越时空,以试图阻止恐怖分子“炸弹客”的恶行。而在他最后的一次任务中,他来到了1967年,在一个酒吧,遇见了约翰(莎拉·斯努克扮演)。

约翰向他讲诉了自己从一个女孩到最后变性成为一个男人的辛酸故事。“我”决定带约翰穿越时空完成他的复仇之路,而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了隐藏在时间悖论下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如同莫比乌斯环,周而复始的延续着我们的命运。

影片《前目的地》的剧情梳理及浅析是什么?

‍‍

1945年9月13日:主角被遗弃到伦敦一所孤儿院,而遗弃她的人,就是来自未来33岁的自己。

1963年4月3日:17岁的主角遇到了25岁变性后的自己,并且恋爱了;(这主角真TM自恋)

(两个月后)1963年6月24日:25岁的自己被33岁的自己带走,主角等于被遗弃了。而她还不知道自己怀孕了;

1964年2月X日(推算):主角18岁,顺利产下一名女婴,同时得知了自己是双性人,女性的生殖系统生产时损坏,医生已经做了变性手术,她现在已经是生理上的男性了;

1964年3月2日:孩子被偷走,而主犯是33岁的自己,当然现在她还不知道,只知道是一名神秘中年男性;

1965年2月X日(推算):主角19岁,完成了变性手术,彻底变成男人;

1970年11月6日:主角应该是25岁了,在某间酒吧遇到一个酒保,这个酒保就是33岁的自己,但是因为整容了所以他还不认识,然后主角被带到1964年并且歪打误撞的和17岁的自己谈了场恋爱,两个月后又被这个33岁的自己带到1985年8月13日加入时间局并成为一名时间特工。片中曾提到是编外特工。

1992年2月X日(根据剧情估计):这时候主角应该是32岁,接手“嘶嘶爆炸犯”案件。“嘶嘶爆炸犯”从1968年开始疯狂作案的恐怖分子,最大的一起是1975年3月纽约爆炸案,死了1万多人。但是时间局也掌握不了具体哪天,可见“嘶嘶爆炸犯”是一名时间罪犯。主角穿越到1970年3月2日执行拆弹任务,但是被“嘶嘶爆炸犯”干扰了,导致拆弹失败而爆炸,面部烧伤。被擅自穿越的33岁的自己救下(因为是整容后的自己,他不认识自己)。顺利回到了1992年2月21日并接受植皮整容治疗。这期间时间局下达了“最后任务”。

回到影片第6分钟主角开始录音——就是“当你听到这段话时,已经是7年后”那段,这是给7年前刚加入时间局的自己录的,此时应该已发现自己的新面容就是当初救了自己的人,决定给7年前刚加入时间局的自己留一份保险。他加入时间局是

1985年8月,既然说7年后那么录音的时应该是1992年8月。那时候已经有头发了,不过还没留胡子。一般植皮恢复期是3~6个月,时间段也符合。

‍‍

《前目的地》深度解析

1945年,简被一所儿童福利院收留。自小就异于常人,由于很出色因此,常常遭受他人妒忌。随后慢慢长大。之后被罗伯森挖掘,去一家空间集团公司学习培训。

在培训机构里也是过于出色。造成,大家都并不是很喜欢她。甚至有,和她打架斗殴。在打过架,给他们做检查身体的情况下,医师发觉了问题。最后,她被辞退,开除的缘故居然是由于打架斗殴。罗伯森向她确保会向上边反映这个问题。可是她感觉这也是在敷衍了事她。

她务必要自身种活自身。大白天工作中,夜里学习培训。便是在这个时候,她遇到了那个人。她生命中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男人。但是,之后这个男人就不见了。再也没有发生过。之后,她就生下了小孩,给孩子起名字简。在生完宝宝后,医师告知她,她是双性人。

如何理解电影《前目的地》

刚才看了《前目的地》,写几句。澳大利亚拍摄的电影,这部电影的评分是7.9分。这部电影的构思是我近年来看到最好,主题也超出想象。影片贯穿时空穿越这个看起来是有点老套。但是该片的特点是,出现在电影中的,两次出现的那句话“咬着自己尾巴的蛇。”这部电影的结构几乎完美无缺,就如电影多次所说的,咬着自己尾巴的蛇、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等一样,就好像整个宇宙一样,是个完美之圆。也就是电影里面所说的,时间的循环,这个所谓循环,或许是一个时间奇点,最终什么都浓缩到一起,什么都由此展开。也许更恰当更简单的说,是一个莫比乌斯圈)。经过几次穿越,结果形成一种循环,这与佛教的圆融的时空观是比较接近的。

这个电影最超出一般人想象的,是里面的主角通过几次时间穿越,原来都是一个人。这也是我没想到。我曾经在《秋叶集》说过“所有的人都是一个”。一部电影当然不可能拍出所有的人

,只可能拍几个主角,任何一部电影都是不可能拍出所有的人都是一个,这么庞大的宇宙生命全局的主题的。但这部电影的几个主角原来是同一个人这个主题,而且男女主角竟然也是同一

个人,自己的后代与自己竟然也是同一个人,这里面蕴含的比较微妙的含义,确实是值得再三思考的宇宙生命的真相。电影的主题构思确实接近了佛教所说的众生同体、同体大悲,宇宙生

命的圆满圆融轮回这个实相。一般人对于佛教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是不太理解的。这个“唯我”,与“无我”异曲同工,是佛教最深刻的观点,是佛教的三法印之一。我多次说过

,当代的很多科幻魔幻大片,不仅贯穿现代物理学的观点,也处处渗透佛教的观点,这几乎是近年来西方大片的潮流。这部电影也不例外。所以,爱因斯坦所说的,佛教是与现代科技最接

近的宗教,是最适应现代文明的宗教,这话不是没根据的。现代物理学包括相对论时空观和量子力学的时空观都与佛教的观点比较接近,这是很多东西方学者都论述过的。这也不是没有理

由的。当然我这里所说的电影中体现佛教的观点,只是从文化学,从一种文化观念上的阐述和解读而言。

电影再三提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意义何在。按照佛教,生命的意义就是游戏三昧、慈悲普度、智慧觉悟、神通自在,这当然是佛菩萨的境界。另外,佛教所说的苦,空,无我,无

常,觅身心了不可得,以及佛教所谓觅男女相不可得,非男非女,亦男亦女,无男无女。在电影的主题中也可以折射出来。

电影中所谓的读心术,其实是因为时间穿越的原因,换言之,也就是自己对自己前世记忆的原因,也就是佛教所谓他心通和宿命通的结合吧。这部电影说的也是时间局招募特工,现代西方电影流行将一些特工的身份特异化乃至神化,也就是一些特工其实是时空穿越者、特异功能者乃至外星人,这个我以前在对《源代码》等电影中也解读过。

电影的几个主角原来是同一个人,电影多次说的:生命的孤独,面对真实的自己,另一个我,和生命的意义,也值得观众思考。至于电影里面的特工,杀害的一百多人,挽救了三千多人,又杀害了一万多人,等等,一与多,这种数学的增减多少,本身并没有多少意义,但是,这也许也能折射出很多社会政治现象背后(恐怖活动、谋杀乃至战争等等)不为人所知的深刻的宇宙生命奥秘吧!至于具体到一个人,作为一个正面特工的话,其任务或者说其生命的根本的意义,应该在于慈悲,利他。反之,一个反面特工,则更多的是利己,缺少对生命的敬畏和仁爱。而这部电影,既然男女夫妻母女正反主角,不管是主角简,还是嘶嘶声爆炸犯,最终都是同一个人,那么,这就是从宇宙生命的唯一性圆融性这个根本上说,善与恶,在究竟的意义上,都与真正的我无关,就是奥义书上说的:善行恶行,两皆洒落!也就是《六祖坛经》中慧能所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附:《触闻集——佛联三千》之杂感联一副

事功不必成,盛名不必居,澹然一任飘忽,非吾所志

恩爱拾其善,怨敌拾其恶,毕竟两皆洒落,于我何干

注1:孙中山演说《共和与自由之真谛》中有云“功不必自我成,名不必自我居”。又,《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云:“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一般作“盛名之下,难以久居。”

注2:《五十奥义书》云:“于是善行恶行,彼两皆洒落。其亲爱之所知者,乃拾得其善行,其非亲爱之所知者,乃取得其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