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历史 > 

孟子没有直接交流过的国君是谁

历史1.02W

鲁平公。公元前372年4月2日,据说是儒家“亚圣”孟子的诞辰,孟子曾对儒学的传播起到巨大作用,并和许多国君谈笑风生,但以下和他没有过直接交流的国君是鲁平公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被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孟子没有直接交流过的国君是谁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先后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虽曾被齐宣王尊之为客卿,但终不见用。晚年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他站在儒家的立场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他继承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

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凡是人力所不及的,孟子都归结为天的作用。因而,他主张“乐天、畏天、事天”,顺从地接受天的安排。

他的哲学思想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性质。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城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伋,孔子之孙)的门人。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孟子与梁襄王之间,有什么故事呢?

孟子与梁襄王之间,有什么故事呢?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以前学过的文言文就有《孟子.梁襄王上》中的一篇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是当时有名的辩士,一次,他到魏国去见好战的梁惠王。

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梁襄王见到孟子说:“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您如果要求‘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那么大夫也会要求‘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下面的一般人士和老百姓也都要求‘怎样使我自己有利’,这必然会使全国上下互相争夺利益,这样国家岂不就危险了吗?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兵车,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兵车,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利’的后面,这些大夫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抛弃自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义’的人会夺国君的地位。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你还知道孟子与梁襄王之间,有什么故事吗,在评论区留下你精彩的评论。

孟子周游列国都去过哪些国家?

孟子周游列国曾去齐国、宋国、滕国、魏国、鲁国等诸国。孟子44岁的时候怀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带领弟子周游列国,62岁回到老家邹国,不再出游了。

孟子一生的经历,也很象孔子,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

随从的学生最盛的时候,是跟在身后的车几十辆,跟随的人几百个。他也是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他到了哪一国,都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甚至责备得国君环顾左右的人,把话题扯到别的事情上,而他的政治主张却不被接受。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孟子的弟子虽没有孔子那么多,但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学说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扩展资料孟子(公元前372-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杼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孟子的主要思想1、性善论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2、道德论“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

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3、政治及经济方面孟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仁”、“义”是孟子论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出发点。

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为什么孟子周游列国却不去拜见周天子和鲁国的国君了

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孟子讲“礼”主张仁义,周天子和鲁国国君恰恰相反。

首先,对于《左传》中周天子不守“礼”的描述,我觉得这是周天子势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文中提及了,在推翻商的统治后,周建立了以“德”治天下的局面。《尚书》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上天孚佑于民”。到了春秋时期,周天子自己都开始不守“德行”,不遵“礼节”。上天又怎么可能“佑于民”呢?《左传·隐公六年》载:“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

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_,况不礼焉?郑不来矣!’”当初,平王东迁,依靠的就是晋国和郑国的力量。

如今郑伯去朝见桓王,桓王贵为天子,却对自己的臣属不加礼遇,这不是在自损其威严吗?天子都开始不遵守“礼”制了,他分封的诸侯又何必约束自己的力量呢?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可见一斑。再如《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王取邬、刘、_、_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_*、樊、隰_、_*茅、向、盟、州、陉、愦、怀。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

怒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周天子向郑国索要土地,又把不是自己的土地划给郑国。

这是违背君子所说的“怒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所以郑国与周交恶原因实属天子自己不遵“礼”守“德”。直到后来,周剥夺郑伯的政权并率领诸侯讨伐郑国。

败于鱼丽阵下,又被聃射中肩膀,这难道不是周天子自己有错在先吗?其次,诸侯对“礼”制的遵从体现了对周“分封制”的支持。但是这个时候,诸侯对“礼”的遵从大都停留在表面上,在实际中他们已经开始挑战周天子的权威了。

孟子时代所对应各国国君分别是谁

(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英文名称:Mencius)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一起读《孟子》:孟子为什么躲着齐王【2】

孟子带着子弟来到齐国推行仁政,齐威王派人来请孟子,孟子却躲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很多统治者都对孟子咬牙启齿,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一段比较长,也非常有趣,大家耐心看,一边学习孟子的口才,一边思考孟子讲话背后的思考和逻辑。都说孟子擅长辩论,我们看孟子是否名副其实。

原文: 讲解: 孟子将要去朝见齐威王,齐威王派使者过来给孟子带话:“我本应当过来看您,但是我最近受了风寒,怕吹风。

明天早上,我会和臣子们在朝堂开会,不知道到时候您能过来吗?” 孟子回答:“不凑巧,我也生病了,不能去朝会拜见。” 第二天,孟子去齐国大夫东郭氏家里吊唁。齐国人公孙丑就问孟子:“昨天您才托病不见齐威王,今天就跑出来吊唁,是不是做的不恰当?” 孟子回答说:“昨天生病了,今天病好了,出来吊唁有什么不可以呢。” 齐威王派人来探望孟子,并带来了医生。

孟子的族弟孟仲子只好应付说:“昨天齐王派人来约,孟子恰巧在生病,不能去朝堂拜见。今天病稍微好转,就出门奔朝堂去了,我不知道现在到了没?” 说完后,孟仲子赶紧派人去路上截住孟子,告诉他:“千万不要回家来,赶紧去朝堂拜见齐王。” 孟子没有办法,就躲到景丑氏家里待了一天。

这里说的是 孟子到齐国后,按照计划要私下里去拜见齐威王,但是齐威王推托有病不见,约孟子第二天早上在齐国朝堂上相见,然后孟子就宁肯躲起来也不去见齐威王了。 孟子为什么这么做呢,是因为不满意齐威王的态度,和齐王使性子吗?景丑氏也有这样地疑问,我们接着往下看。 原文: 讲解: 景子说:“在家里的父和子,在外面的君和臣,是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

我看到齐王尊敬先生,但是没看到先生尊敬齐王。”注:景子的语气里满是对孟子的不满,你一点都不尊重领导。 孟子回答说:“噫!怎么能这么说呢!齐国没有人把仁义说给齐王听,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不是。

其实他们心里是在说:‘不值得和齐王谈仁义。’,这才是对齐王最大的不尊重。我除了尧舜之道,不敢把一些乱七八糟的道理说给齐王听,所以齐国人都不如我尊重齐王。” 其实,在这里, 孟子说的和景子问的不是一件事,景子说的是“客气”,而孟子回答的是“真心”。

景子理论的是表面文章,孟子不愿和他说这个,孟子回答时就把概念换了,孟子的这个回答更高级,景子拍过来了的是一块砖,孟子扔回去的是一个玉。 要是明白孟子思想境界的人听到这里就懂了。但是景子没有听懂,所以他还要问,孟子就还得解释,谁叫你躲到人家家里来了呢。 原文: 解读: 景子说:“NO,我说的不是这个事。

《礼记》上说:‘父亲召唤,不说知道了而要直接过去;君主召唤,不等车马备好就急忙跑过去。’你呢,原本就是要去朝见齐王,现在听到齐王召唤命令反而不去了,你这样做和《礼记》的不符合礼记的教导吧。”你孟子自称是懂礼的人,怎么做出来的事都不符合《礼记》的要求呢。 孟子回答说:“原来你说的是这个事?曾子说过:‘晋国和楚国的财富,我们时比不上的;但是他有他的富贵,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义;我有什么可妄自菲薄的呢?’曾子这样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天下有三样东西讲究尊卑:爵位、年龄、道德。 朝堂上以爵位高低论尊卑,乡间邻里以年龄长幼论尊卑,辅佐君王治理百姓则以道德高低论尊卑。 怎么能因为爵位高就怠慢年长的人或道德高的人呢?” 孟子在这里的回答非常技巧,景子抛出一个谈话的框架《礼记》,但孟子不跟你,他自己说话自带框架,这样才不会被限制在对方的框架内,处处被动。

如果你还没有自己的框架,那接着读《孟子》吧。 孟子说这一堆是什么意思呢?孟子是说 在治理国家、管理人民方面,不应该谁官大听谁的,而是应该崇尚能力和德行,谁有本事就听谁的。这个时候不讲究君臣之礼,而是论德行,谁德行高,谁就是尊者。

看到了吧,孟子一点都没有“愚忠”的意思,在治理国家方面,谁有本事谁有德行谁就是老大,即使你是国君,如果水平不高,那也请一边待着去。 如果非要说孟子愚忠,那只能孟子忠于广大人民群众。 关于这一点孟子还说过更狠的话,等读到时再说。 为什么孟子非要强调这一点呢,是恃才傲物,认为自己有才就了不起?不是。

因为治国理政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许多地方需要拿刀动肉,领导人不知道尊重的有道德的人,就会处处依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仁政也就实施不下去。 孟子就是看到了齐威王这一点,所以不去,因为去了也没用,一但行动超出了齐王的理解范围,就会被齐王驳回,所以他没办法帮助齐王把国政再提高一个层次。换句话说,治国最终还是用的是齐王的能力,孟子的能力没处发挥,站在那里只是当个摆设。

孟子这样的思想,统治者受的了吗,可以说,很多统治者都受不了。所以《孟子》这本书在流传过程中被改了又改,传说改得最勤快的当属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看《孟子》时都是咬着牙的。 能接纳这点的统治者不多,但是也有,而且无一例外都是大牛人,只有牛人才能慧眼识珠、发现人才,虚心向别人学习。孟子接下来就列出了两位。

孟子接着上面的一大段话接着说:“因此,商汤对待伊尹,是先把他当老师然后才是臣子,因此不费力气就取得了天下;齐桓公对待管仲,也是先把他当老师然后才是臣子,因此也没费什么劲儿就做了诸侯国的老大。现在,天下各个诸侯国的地盘、德行都差不多,没有谁能高出大家一头,是为什么呢。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各国国君都喜欢找听话的人当臣子,而不喜欢能教导他的人,像商汤那样对待伊尹,齐桓公那样对待管仲,他们做不到,就不敢去召见伊尹、管仲这样的臣子。

管仲都召唤不来,况且比管仲还强的人呢。” 这里孟子说了商汤和齐桓公两个贤君。

商鞅真的和孟子有过争辩吗?

没有,商鞅和孟子争辩只是影视剧虚构的。历史上孟子和商鞅没有见过面,更没有当面辩过论。

尽管孟子思想与法家针锋相对,但《孟子》七篇对法家和商鞅并无直接批判。

但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稷下学宫祭酒为迎接孟夫子入齐举行了一场学术大论战。其中商鞅驳孟子只是编剧的艺术创作,历史上并无此事。扩展资料:出处:商鞅和孟子争辩出自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是根据孙皓晖先生同名小说大秦帝国改编的长篇历史剧。该剧讲述了战国时代的秦国经变法而由弱转强,东出与六国争霸进而一统天下的过程。

两千七百年前,华夏民族进入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谦谦上古贵族君子风的春秋时代落下帷幕,攻掠征伐、尸横遍野的战国时代隆重登场。时为西北边陲蕞尔小国的秦国饱受六国摧残挞伐,而今已在灭国边缘。秦献公身死战场,年纪轻轻的仲公子嬴渠梁在危难时刻即位,他深藏屈辱,在六国夹攻下苟延残喘,发誓变法崛起。

秦孝公渠梁广招天下贤能之士,天不亡秦,曾在魏国并不得志的商鞅辗转来到秦国,并凭借一身才学和对天下局势的清醒认识而得到秦孝公重用。

标签:国君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