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历史 > 

虞山吴派古琴传人是谁

历史8.77K

杨传中。

杨传中在恩师王有斌的指导教学下,成为了虞山吴派的第三代传人。在古琴文化的传承中,杨传中一直主张要一直尊重文化本身的艺术表达,还应怀有一颗敬畏的心。他一直坚持古琴的科学演奏技术,还很注重文化传承。

杨传中因为受传统文化影响,不论是上课还是生活中,他都喜爱穿中式古装,特别是坐在古琴边,手指在琴上灵动的时候,浑身都透着浓浓的中国风。

“我小时候就喜爱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大学时学的也是中国传统音乐,1998年到淮南师范学院任教后,教的也是中国民族音乐理论。”杨传中说,那个时候对古琴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并未真正学习演奏。

2003年11月,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事理论教学的杨传中早就知道古琴虞山派,这是一个很有地域特色的琴派,具有浓烈的地域色彩。虞山派主要琴谱有十几种之多,虞山古琴演奏家吴景略先生在琴艺琴风上又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其演奏清丽飘逸、灵巧多变,既有柔美如歌的抒情,又有跌宕奇妙的转折,格调新颖,令人神往,他的古琴艺术造诣深湛,在古琴领域里被称为“虞山吴派”、“琴坛一代宗师”。

那时的杨传中虽然喜爱古琴,却无缘找到一位名师学习。

虞山吴派古琴传人是谁

2008年初,杨传中从同事口中得知,淮南师范学院退休教授王友斌在196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七弦琴专业,就师承“虞山吴派”吴景略先生,成为虞山吴派第二代古琴教育家,这让杨传中生出追随王友斌学习古琴的念头。

2008年的春天,杨传中打听到王友斌教授的住址后,特意登门求学,却没想到被王友斌当场拒绝。“恩师对学古琴的学生要求高,担心我不能坚持下来,我很理解恩师的顾虑,但我认为恩师掌握的古琴文化、技艺不是他个人的,应该传承下去。”杨传中说,这句“应该传承下去”打动了恩师,收下了他这个学生。

此后,杨传中每周都去王友斌家中学习古琴演奏,学艺期间先后与陈海峰、程龙伟、黄伟伟等同门琴友相识,并和他们一起协助老师组建王友斌古琴艺术中心,参与策划并导演了系列王友斌古琴艺术高校行师生专场音乐会,参与组织了首届江淮古琴名家琴人音乐会等古琴文化推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