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生活 > 

老头鱼学名叫什么

生活2.22W

老头鱼的学名是鮟鱇鱼,它俗名又叫做蛤蟆鱼、结巴鱼、海鬼鱼等,鮟鱇鱼是一种中型底栖鱼类,平时的时候比较喜欢潜伏在海底,不善长游泳,大部分的时间是借助胸鳍缓慢地行动,因为每次行动都会发出类似于老头咳嗽的声音,因此又被称为老头鱼。

老头鱼学名叫什么

老头鱼学名叫什么鱼

学名为鮟鱇鱼,俗名蛤蟆鱼、老头鱼、结巴鱼、海哈蟆、丑婆、海鬼鱼等。

分布:

老头鱼生活在温带海洋中50米到100米深的海底的海域的海鱼,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世界性鱼类,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

老头鱼名字的由来

鮟鱇鱼为中型底栖鱼类,平时潜伏海底,不善游泳。有时借助于胸鳍在海滩涂上缓慢滑行,每移动一步哼哼,发出酷似老头咳嗽的声音。所以,在我国北方沿海又称它“老头鱼”。

扩展资料

鮟鱇鱼的生活习性:

1、鮟鱇一般底栖,静伏於海底或缓慢活动。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或幼鱼为食,也吃各种无脊椎动物和海鸟。

2、鮟鱇鱼的胃口很大,它的胃中常充满着鲨鱼等大型鱼类的骸骨。强生氏鮟鱇的胃能鼓得大大的,所以大猎物也能吞下。

3、肉食性,以头顶上的鳍刺作为诱饵,背鳍最前面的刺伸长像钓竿的样子,前端有皮肤皱褶伸出去,看起来很像鱼饵。利用此饵状物摇晃,引诱猎物,待猎物接近时,便突然猛咬捕捉,再大口一口吞下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头鱼

老头鱼的学名是什么?

老头鱼,又名蛤蟆鱼、鮟鱇鱼、丑婆等。鱼纲,鮟鱇目,鮟鱇科,体柔软,无鳞,头和体的边缘有许多皮质突起。体前半部平扁,圆盘形,尾部细小。体长50厘米以上。背紫褐色,腹面淡色。头大,口宽,牙尖锐,口内有黑白斑纹。胸鳍宽大,臂状。背鳍最前3鳍棘分离,第一棘顶端有皮瓣(也叫皮质穗),瓣内寄生着一些发光的细菌,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杆。此外,老头鱼也是鲈形目,塘鳢科的葛氏鲈塘鳢的俗称。

外形特征

长相呲牙咧嘴,眼睛朝天;身体粗壮而尾巴短小,口大如盆;鮟鱇的皮肤凹凸不平,棘刺四射;全身楞楞角角,异常粗糙。有人把它叫做“海鬼鱼”。

老头鱼

鮟鱇鱼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与一般鱼不同,由5~6根独立分离的鳍棘组成( 6根是黄鮟鱇,5 根是黑鮟鱇)。前两银位于吻背部。其顶端有皮质穗。第2背鳍与臂鳍均位于尾部。胸鳍很宽,侧位,圆形,基部成臂状,有利助身体滑行。腹鳍短小,喉位。尾鳍圆截形。全身裸露无鳞,在头体上方及体侧边缘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质突起。[1] 头大而扁。它的肌肉松弛,运动器官不发达。加上身体笨重,游泳相当困难,只能栖息在海底,用手臂一样的胸鳍贴着海底爬行。

习性

鮟鱇为近海底层鱼类,常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鮟鱇鱼基本上是 吃等食的,美味总是送到它的口边。在海上捕捞的鮟鱇鱼,通常都是雌鱼,一般见不到雄鱼。这是因为雄鱼在出生不久,个体很小时就寄生在雌鱼的身体上,大多已同雌鱼结为一体,但仔细观察,仍可辨出雄鱼的体形。雌雄如此亲密无间,这在动物界中是比较罕见的。但也有极个别单独生活的雄鱼,据说有人在冰岛外海捕捞的雄鮟鱇体重仅为雌安康的千分之一。

鮟鱇是一个专业的钓鱼能手。它的钓竿是由背鳍的第一鳍棘演变而来的。钓竿竖立在巨口的上方。鮟鱇的钓竿种类繁多,各种鮟鱇都有长短、粗细、大小、软硬不同的钓竿。有些钓竿看起来很短,但是弹性很大,能够弹出很远。在钓竿的顶端,有一个肉质的小球或者膜状物,用来引起小鱼的注意。这是鮟鱇的诱饵,在生物学上叫做拟饵。有些栖息在黑暗深海中的鮟鱇还有能发光的拟饵,就像竹竿上挑着的小灯笼,时明时暗,闪闪烁烁。这样的诱饵从不损坏,不用更换,在海水中飘来飘去,傻乎乎的小鱼还以为是一只小虫呢。鮟鱇钓鱼的手段非常狡诈。它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用能随意转动的眼睛注视着四周的动静。在拟饵的诱惑下,一旦发现小鱼接近诱饵,就张开大嘴将小鱼吸进嘴里。就算这时小鱼发现上当了,也来不及了。鮟鱇的嘴里长着两排向内倒伏的尖牙,小鱼被鮟鱇咬住只有认命了。

标签:鱼学 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