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教育 > 

簠簋不饰是什么意思?

教育1.78W

意思是:簠簋:古代的食器、祭器;不饰:不整齐。指为官不清正廉洁的人

簠簋不饰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字:簠簋不饰

成语发音:fǔ guǐ bù shì

成语解释:簠簋:古代的食器、祭器;不饰:不整齐。指为官不清正廉洁的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

成语繁体:簠簋不飾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弹劾贪官污吏的用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簠簋不饬  簠簋不修 查看更多簠簋不饰的近义词>>

成语例句: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沙老先生就有什么簠簋不饰处,也须明正其罪,朝廷从无此拳足相加之法。”



簠簋不饬是什么意思

题库内容:

簠簋不饬的解释

见“ 簠簋不饰”。

词语分解

簠簋的解释.簠与簋。两种盛 黍稷 稻粱 之礼器。《礼记·乐记》:“簠簋俎豆, 制度 文章 ,礼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晏子春秋·杂上 十二 》:“ 景公 饮酒,夜移于 晏子 之家……公曰:‘酒醴之味, 金石 之声,愿与 夫子 乐 饬的解释饬 (饬) ì 整顿 ,使整齐: 整饬 纪律 。 古同“敕”, 告诫 ,命令。 谨慎 :“程元凤谨饬有余,而乏风节”。 古同“饰”,巧饰。部首 :饣。

古人的餐具是什么

中国很早就已经使用餐具,用勺子的历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历史约4000年,用筷子的时间上限还不确定,但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餐叉直到战国时仍在用。

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

战国以后,餐叉可能被淘汰了,记载和实物较少出现。

勺子和筷子在先秦时的分工很明确,勺子用来吃饭,筷子用来吃羹里头的菜。

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

《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急救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礼记》郑玄注“梜,犹箸也”。

《云仙杂记》载:“向范待侍,有漆花盘,科斗箸,鱼尾匙。”

簋(念“轨”音)、簠(念“府”音)、豆、箪等。

簋,形状很像大碗,圆口,大腹,下有圆座。

有的簋还有耳朵,或者是方座。

米煮好了以后,古人就把饭从甗(上文提到)中盛到簋里,就可以开吃了。

簠,和簋的功能差不多,也是用来盛粮食的,簠大多有盖。

最开始有说圆的叫簋,方的叫簠,后来渐渐不那么严格区分了。

尤其是在表示祭祀的礼仪时,簠簋两个字还常常连在一起组成特定的词语,表示祭器。

有一个成语叫“簠簋不饰”,“不饰”,就是不整齐。

字面上的意思说祭祀的时候过于轻慢,礼数不敬;引申的含义是批评为官者不清正不廉洁。

可见,自古以来, *** 就被认为是有伤家族脸面的事情。

豆,有点像现在的高脚盘,盘上有柄。

后来,豆演变成一种量器,古代四升为一豆,就是从它的食具功能来的。

箪(念“单”),多是竹制或苇制的,用于盛饭。

从材质上就可以看出,相比较大户人家的青铜制的簋簠,箪多半是平民百姓的食具了。

《论语》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人们大都耳熟能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描述的正是孔子的学生颜回清贫的生活;当然,更该记住的是他乐在其中的心态。

扩展资料:

秦汉时期,尤其是汉代,由于中国饮食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这一时期的餐具,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品种齐全。

餐具的花色品种上更加丰富多样,后世所见的各种餐具,绝大多数在这一时期都已出现,并且各种餐具有了比较固定而专门的用途,且成套餐具还讲求完整搭配。

二是分工精细。

由于餐具品种增多,定型和功用趋于完备,杯、盘、碗、盏、盅、勺、匙、盂等,不仅种类众多,大小有别,而且各司其职,在功能用途上有明确区分。

三是轻巧精致。

受社会价值观变化的影响,餐具的体量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就开始往适宜、适用方向发展,现在则更进一步,往轻巧精致的方向发展,更加趋于实用,同时因工艺技术的进步,餐具也制作得更为精致。

古代食器介绍

古代食器

簋的形状很像大碗,圆口,大腹,下有圆座。但也有有耳或方座的。最初用以盛粮食,《诗经·小雅·伐木》:“於粲(鲜明的样子)洒扫,陈馈八簋。”郑笺:“粲然已洒[扌+粪](fèng,扫除)矣,陈其黍稷矣。”后来也用于进餐。古人吃饭时先从甎中把饭盛到簋里再食用。《韩诗外传》卷三:“昔者舜甑盆无膻(指不吃肉),而下不以余(生活富裕)获罪;饭乎土簋,啜乎土型(同铏,盛羹的器皿),而工不以巧获罪。”饭与簋关系之密切于此可见。

篮与簋同类。《周礼·舍人》:“凡祭祀,共(供)簠、簋,实之(装满它)陈之(把它陈列好)。”郑玄注:“方曰簠,圆曰簋,盛黍稷稻粱器。”可见簠起初也是盛粮的。但簠簋并非严格地以方、圆分,簠有圆的,簋也有方的'。因为簠簋常常在一起使用,所以二者时常连称,后代并用以代表祭祀。韩愈《元和圣德诗》:“掉弃兵革,私习簠簋。”《汉书·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饬(同饰)。”“簠簋不饰”字面的意思是对于宗庙祭祀的事不敬。

簠的形状很像现在的高脚盘,但很多是有盖子的。与簠样子相近的是豆,豆在盘下的立茎上有柄,簠则没有。《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晋]文公反(返)国,至河,令笾豆捐(弃)之,席蓐捐之,手足胼胝(骈支。老茧)、面目黧黑者后之。”这是以豆为食器。《诗经·大雅·生民》:“卬(我。后稷自指)盛于豆,于豆于登(瓦豆),其香始升,上帝居歆(xīn,享)。”这是以豆为祭器。毛传:“豆荐葅(zū,肉酱)醢(haǐ)也,登大羹(烹调简单的羹)也。”《晏子春秋·内杂下》:“夫十总(八十根线,指经线)之布,一豆之食,足矣(据《说苑》改)。”这是以豆为量器。古代四升为豆。

箪(dān)是竹制或苇制的盛器,常用以盛饭。《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指齐宣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箪食壶浆”本来是说用箪盛着食物,用壶装着饮料,后来便用以指群众欢迎军队时犒献之物。

_簋怎么解释

簋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相关词组及解释:

1、簠簋之风: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莱阳 赵仑 阆仙,康熙 二十一年督学 江 南,力矫时风,清廉自矢。过 江 击楫曰:某若一毫自私,不能生渡江北矣。於是干谒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为之一变。”

2、簠簋不修:见“簠簋不饰”。

3、簠簋不饬:簠、簋:都是古代食器,也用作放祭品;不饬:不整饬。借指贪污。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

4、二簋:喻祭品之少。簋,古代祭祀宴享盛黍稷之器皿。

5、簠簋不饰:对做官不廉正者的一种婉转的说法。不饰,不整饬。《汉书·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亦作“簠簋不脩”、“簠簋不饬”。

出处:

1、《诗经·秦风·权舆》:“于我乎,每食四簋。”

2、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食土簋,啜土刑,粝粱之食,藜藿之羹。”

3、司马光《训俭示康》:“管仲镂簋朱纮。”

4、《韩非子·十过》:“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簠。”

标签: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