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教育 >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是什么意思?

教育1.48W

意思是:拔:拉出;诸:同“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字: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成语发音:bá zh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成语解释:拔:拉出;诸:同“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成语出处:明·宋濂《阅江楼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成语繁体:拔諸水火,登于袵蓆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别人解困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和火有关的成语

【熬油费火】指耗费灯油。多指日夜忙碌。

【不避水火】指不畏凶险。

【不避汤火】指不畏凶险。

【不吃烟火食】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鼻端出火】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鼻端生火】以之形容马行疾速。

【抱火厝薪】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抱火寝薪】抱火:捧着火种;寝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机潜伏,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抱火卧薪】比喻处境险恶,而不自知。或指险事即将出现。

【憋气窝火】憋:闷在心里。压住性子,把屈辱或烦恼强压在心里。

【炳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炳如观火】炳:光明、明亮、显着。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不食人间烟火】道教称神仙或修道者不吃熟食。比喻人有出世之意。也比喻诗画之意高超,不凡凡俗。

【不食烟火】①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②指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凡俗。

【鼻头出火】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不通水火】形容跟人不相往来。

【不瘟不火】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不温不火】详见:不瘟不火

【抱薪救火】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抱雪向火】向火:烤火。抱着雪烤火。比喻做法和目的不一致,不能解决问题。

【把薪助火】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不愠不火】详见:不瘟不火

【兵犹火也,不戢自焚】戢:停止。战争就象玩火,不在适当情况下及时止息,就会把自己烧掉。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拔:拉出来;诸: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里拉出来,放在床席上。比喻解救陷于困境中的百姓。

【传风扇火】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春风野火】比喻迅猛之势。

【传风搧火】犹煽风点火。搧,同“扇”。比喻煽动别人闹事。多用于贬义。

【趁火打劫】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厝火积薪】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厝火燎原】放火燎原,比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

【趁火抢劫】趁着别人紧张时去捞取私利或害人。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厝薪于火】厝:同“措”,放置;薪:柴。置柴堆于火之上。比喻潜伏着极大危机。

【撮盐入火】撮:以指取物。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大动肝火】指大怒。

【打得火热】形容关系十分亲密。

【灯蛾扑火】比喻自己找死。

【蹈赴汤火】比喻不避艰险。同“蹈汤赴火”。

【刀耕火耨】耨:除草。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

带有“水”的成语及解释

水可以有许多的意像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人情感类的生活。以下是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含有“水”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含有“水”的成语1:

众怒如水火: 众人的愤怒如同水火一样无情,很可怕。形容百姓的意愿不可冒犯。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指水盟松: 盟:盟誓。指着流水、松树以为盟誓。形容情谊之深。

真山真水: 风景特别优美的山水。

云龙鱼水: 喻君臣相得。

月明如水: 月光皎洁柔和,如同闪光而缓缓流动的清水。形容月色美好的夜晚。

月光如水: 月光皎洁柔和,如同闪光而缓缓流动的清水。形容月色美好的夜晚。

远水救不了近火: 1.远距离的水熄灭不了就在附近的火

有尺水行尺船: 比喻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 《醒世姻缘传》第六五回:“过这们不出气的日子,活一百年待怎么?我且有尺水行尺船,等甚么鹰神再来,我再做道理。”

游山逛水: 山、水:指风景逛:闲游。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犹鱼得水: 即好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

用钱如水: 花钱如同流水一般,没有节制。形容挥霍无度,不爱惜钱财。

倚山傍水: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寻山问水: 指游山玩水。

泻水著地: 水倾泻在地上,随地势而流注。比喻只能任其自然。

稀汤寡水: 形容粥稀或汤里油水少

罔水行舟: 罔水:无水。没有水而在陆地上行船。比喻行为违背常理。

拖浆带水: 在泥水中行走被泥水玷污。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松风水月: 像松风那样清朗,似水月那样明洁。喻人品高洁。

说风说水: 谓撺掇怂恿。《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茶童见了钱,欢喜起来,又去说风说水道:‘娘子受了两杯,也该去回敬一杯。’”

水月镜像: 水中月,镜中像。 喻指一切虚幻的影像。也比喻诗中的空灵意境

水性随邪: 比喻没有主见,不正派

水土不伏: 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不能适应

水送山迎: 玩赏风景,寄情山水。也指旅途绵长。

水泼不进: 比喻一个人不接受意见,或者一个单位拒绝和外界来往

水牛过河: 指出露头角,出头露面。

水磨功夫: 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

含有“水”的成语2:

水满则溢: 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向相反方面变化

水绿山青: 山清水秀、景色艳丽

水陆俱备: 各种山珍海味都有

水浆不入: 形容病重或劳伤过度。

水覆难收: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水大鱼多: 水面宽广,鱼必众多。 比喻事物随其所凭借之物的丰盛而丰盛。

疏食饮水: 指粗饭淡汤,饮食简单。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主要比喻一个人的心情非常不安,心里头战战兢兢。

失足落水: 脚一滑跌入水中。 比喻受诱骗而犯下严重错误,以至行为堕落。

剩汤腊水: 指剩馀的饭菜。

涉水登山: 涉水:徒步过水.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同“涉海登山”。

山鸡映水: 同“ 山鸡照影 ”。南朝 陈 徐陵 《鸳鸯赋》:“山鸡映水那自得,孤鸾照镜不成双。”

乳水交融: 融:融合。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如鱼离水: 离开适当的地位或赖以生存的环境

柔情似水: 中国汉语里的词汇,比喻情意温柔缠绵(一般指男女之间),出自宋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蒲元识水: 蒲元:人名。是指实践经验十分丰富。

萍水相遭: 比喻人的偶然相遇

萍水相遇: 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

萍水偶逢: 比喻人的偶然相遇。

牛不喝水难按角: 比喻强迫他人干某一件事。

落水狗: 1.掉在水里的狗

露水姻缘: 野合。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流汤滴水: [西南方言]比喻罗罗嗦嗦,不干脆,不痛快

拉人下水: 比喻拉别人干坏事

含有“水”的成语3:

据水断桥: 立在河边拆毁桥梁阻断敌人追击。形容胆识过人,勇敢善战。

观山览水: 观:游览山、水:指风景。 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干鲜水陆: 干:干菜果品鲜:新鲜水果蔬菜等水:水产陆:陆产。各种山珍海味干鲜瓜果都有。形容宴席丰饶。

赋食行水: 送饭送水。

付之流水: 付:交给之:它。扔在流水里冲走。

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逢:遭逢,遇见。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风流水性: 性情风流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

肥水不落旁人田: 肥水:借指好处。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

滴水成冻: 水滴下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称薪量水: 比喻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车如流水马如龙: 形容车马众多,景象繁华。

车龙马水: 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残汤剩水: 指残剩下来的汤水与食物。

不伏水土: 同“ 不服水土 ”。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比者所发诸道南讨兵马,例皆不谙山川、不伏水土,远乡羇旅,疾役杀伤。”

背水为阵: 水:指河流。背对着淋漓摆开阵势,拼死战斗。比喻决一死战。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拔:拉出来诸: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 把人从水火里拉出来,放在床席上。比喻解救陷于困境中的百姓。

鱼水之情: 像鱼和水那样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

水光接天: 水的光色与天的光色相连。形容水域辽阔

水波不兴: 没有涟漪和波纹。形容十分平静

鱼水情深: 像鱼和水那样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

近水楼台: 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宋濂《阅江楼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江楼记原文: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阅江楼记翻译及注释

翻译 金陵是帝王居住的城邑。从六朝以至南唐,全都是偏安一方,无法与当地山川所呈现的王气相适应。直到当今皇上,建国定都于此,才足以与之相当。从此声威教化所及,不因地分南北而有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而清明,几乎与天道融为一体。即使一次巡游、一次娱乐,也想到怎样被天下后世效法。京城的西北方有座狮子山,是从卢龙山蜿蜒伸展而来。长江有如一线长虹,盘绕着流过山脚下。皇上因为这地方形势雄伟壮观,下诏在山顶上建楼,与百姓同享游览观景之乐,于是赐给它美妙的名字叫「阅江」。登上楼极目四望,万千景色次第罗列,千年的大地秘藏,似乎顷刻显露无遗。这难道不是天地有意造就了美景,以等待一统海内的明君,来展现千秋万世的奇观吗?每当风和日暖的时候,皇上的车驾降临,登上山巅,倚著栏杆远眺,必定神情悠悠而启动遐想。看见长江汉江的流水滔滔东去,诸侯赴京朝见天子,高深的城池,严密固防的关隘,必定说:「这是我栉风沐雨,战胜强敌、攻城取地所获得的啊。」广阔的中华大地,更感到想要怎样来保全它。看见波涛的浩荡起伏,帆船的上下颠簸,外国船只连续前来朝见,四方珍宝争相进贡奉献,必定说:「这是我用恩德安抚、以威力镇服,声望延及内外所达到的啊。」四方僻远的边陲,更想到要设法有所安抚它们。看见大江两岸之间、四郊田野之上,耕夫有烈日烘烤皮肤、寒气冻裂脚趾的烦劳,农女有采桑送饭的辛勤,必定说:「这是我拯救于水火之中,而安置于床席之上的人啊。」对于天下的黎民,更想到要让他们安居乐业。由看到这类现象而触发的感慨推及起来,真是不胜枚举。我知道这座楼的兴建,是皇上用来舒展自己的怀抱,凭借著景物而触发感慨,无不寄寓着他志在治理天下的思绪,何止是仅仅观赏长江的风景呢?那临春阁、结绮阁,不是不华美啊;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啊。但无非是因为演奏了 *** 的歌曲而感到快乐,或藏匿著燕赵的美女以供寻欢。但转瞬之间便与无穷的感慨联结在一起了,我真不知怎样来解释它啊。虽然这样,长江发源于岷山,曲折蜿蜒地流经七千余里才向东入海,白波汹涌、碧浪翻腾,六朝之时,往往将它倚为天然险阻。如今已是南北一家,于是视长江为平安河流,不再用于战争了。然而,这到底是谁的力量呢?读书人有登上此楼观看此江的,应当想到皇上的恩德有如苍天,浩浩荡荡难以形容它的广阔,简直与大禹凿山疏水拯救万民的功绩同样地无边无际。忠君报国的心情,难道还有不油然而生的吗?我没有才能,奉皇上旨意撰写这篇记文,于是准备将心中替皇上考虑到的昼夜辛劳操持国事最急切之处,铭刻于碑石。至于其它留连光景的言辞,一概略而不言,惟恐有所亵渎。

注释 [1]金陵:今江苏南京市。[2]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3]定鼎:传说夏禹铸九鼎以象九州,历商周,都作为传国重器置于国都,后因称定都或建立王朝为定鼎。[4]暨:至[5]罔间朔南:不分北南。[6]穆清:指天。[7]一豫一游:谓巡游。《孟子.梁惠王下》:「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豫,义同「游」。《晏子春秋.内篇.问下》:「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渭之豫。」[8]狮子山:晋时名卢龙山,明初,因其形似狻猊,改名为狮子山。山西控大江,有高屋建瓴之势,自古以来是南京西北部的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9]卢龙:卢龙山,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北。[10]锡:赐。[11]轩露:显露。[12]法驾:皇帝的车驾。[13]崇椒:高高的山顶。[14]江汉之朝宗:《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意谓江汉等大川以海为宗。[15]沐风栉(zhi)雨:即「栉风沐雨」。风梳发,雨洗头,形容奔波的辛劳。[16]中夏:这里指全国。[17]琛(chēn):珍宝。[18]德绥:用德安抚。[19]覃:延。[20]柔:怀柔。[21]皲(jūn)足:冻裂脚上的皮肤。[22]行馌(ye):为田里耕作的农夫送饭。[23]衽(ren)席:卧席。意谓有寝息之所。[24]临春、结绮:南朝陈后主所建之阁。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更有望春阁,用以居龚、孔二贵嫔。[25]齐云:唐曹恭王所建之楼,后又名飞云阁。明太祖朱元璋克平江,执张士诚,其群妾焚死于此楼。故址在旧吴县子城止。落星:吴嘉禾元年,天桂林苑落星山起三层楼,名曰落星楼。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26]委蛇:亦作「逶迤」,连绵曲折。[27]逢掖:宽袖之衣,古代儒者所服,因用作士人的代称。[28]荡荡难名:《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29]神禹疏凿之功:指夏禹治水之功。[30]宵旰(gan):即「宵衣旰食」,指勤于政务,早起晚食。[31]勒:刻。贞珉:指碑石。

阅江楼记赏析

任侠家

文章不作一味的奉迎,在歌功颂德的同时,也意存讽劝。登上阅江楼,览「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四隀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就是登览中处处想着国家社稷人民,既「元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阅夫长江而已」。至于那些「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文章确实写得庄重典雅,委婉含蓄,是一篇颇具时代特色而又有分寸的应制文字。

阅江楼,在今南京狮子山,为 明代 开国皇帝朱元璋诏令所建,建成后,朱元璋常登临其上览胜。本文即为宋濂奉诏所写的一篇歌颂性的散文。

宋濂为明初文官中的重臣,朱元璋颁发的诏令多出其手,实为皇帝的左右手。本文既为奉诏而作,其中自不免存在一些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但作者又能援引历史上,特别是六朝覆灭的事实,巧妙地达到了「以史为鉴」的目的。寓规劝于叙事,当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宋濂为一代宗师,而且常为明太祖草诏,故其文风庄重浑厚,语言简洁得体。本文堪称代表作之一。文中虽多有歌功颂德的套语,但应把它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明太祖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 *** 战南北,终于推翻了腐朽残暴的元政权,而且在即位后确实采取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应该说是顺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文中提到的「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确实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实际,不能单纯地把它看作是「陈词滥调」。至于写到皇帝在登楼时的种种心理活动,虽然是在赞扬「一统之君」,但颇有弦外之音,即为皇帝敲响警钟,暗寓皇帝要处处关心国事民疾,而不应为观赏胜景而登临。特别是在第三段中,作者援引了古代楼阁的往事陈迹,说明了历史上朝代兴亡的教训,更直截了当地表现出规劝之意。

全文有叙有议,骈散兼备,更显出作者非凡的功力。「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之类的四字句,读起来铿锵有力,颇具音韵美。「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等五字的排比句,又把当地的气象万千的场面尽摄眼底。特别是第二段中的「三思」,更是把人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确实功力不凡。

阅江楼。雄视吴楚阅江楼,评说成败帝王侯。云锦绝技惊天下,金陵官话撰石头。友好远航垂青史,共和首义傲亚洲。诗文书画历代秀,稻作玉雕岁月稠。

南通州余西古镇精进书院任侠家作于南京陋室,2011年3月18日。

诗词作品: 阅江楼记诗词作者:【 明代 】 宋濂诗词归类: 【古文观止】、【赞颂】

标签:登于 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