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科普 > 

黄瓜对阳光的要求

科普5.9K

黄瓜是中性日照的植物,每天需要接受8个小时的光照。大多数的品种需要较多的光照,尤其是在它生长期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光照的话,它就会出现生长缓慢的情况,到了开花结果期的时候,充足的阳光能够促进花芽的分化,对它果实的膨大也有很多的好处,口感也会更好。

黄瓜对阳光的要求

黄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哪些?

外界环境条件对黄瓜的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温度、光照、空气、土壤和水肥等。黄瓜根系有避光、喜温、喜湿、好气、趋腐熟有机肥等特性,而枝叶则有喜光、喜温、喜湿、喜气流平和等特性。

(一)温度

黄瓜是典型的喜温作物,一般认为,在田间自然条件下栽培,黄瓜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5~32℃,由播种到果实成熟需要的有效积温为800~1000℃(最低有效温度为14~15℃)。值得一提的是,黄瓜对低温的适应能力会因为降温的缓急和进行低温锻炼的程度不同而大不相同。植株如果未经低温锻炼而骤然降温,2~3℃就要枯死,5~10℃就有遭受冷害的可能。如果经过锻炼,则能够忍耐3℃的低温。10~12℃以下,黄瓜生理活动失调,生长缓慢,或停止生育,所以把10℃称为“黄瓜经济的最低温度”。其健壮的生育界限温度(包括昼夜温度)为10~30℃。黄瓜原生质流动最盛的温度为32~33℃,到40~45℃时则停止流动。黄瓜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5~32℃。同时,其生长发育要求有一定的昼夜温差。一般以日温25~30℃,夜温13~15℃,昼夜温差10~12℃左右为宜。黄瓜对地温反应较为敏感,它主要影响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黄瓜根系生长的适宜地温为20~23℃,当地温低于12℃时,根毛活动受阻,植株停止生长,因此栽培黄瓜时的地温一般不应低于15℃。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黄瓜对温度的需求也不完全一样。黄瓜在11℃以下不发芽,最低发芽温度为12.7℃,但膨胀的种子如经-2~-6℃的冷冻处理,可以在10℃的低温下发芽。稻川等人的调查表明,黄瓜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5℃,最高极限温度40℃。高温对耐热性较强的种子萌发能力影响不大,但却显著降低耐热性较弱的品种的发芽速度,超高温使这种差距进一步加大。

黄瓜幼苗期的生育适温为白天22~24℃,夜间15℃,苗期遇到高温幼苗易徒长,子叶小,下垂,有时出现花打顶,40℃以上高温将引起萎蔫,50℃超高温几小时即枯死。罗少波(1997)在每天30℃ 18h、40℃ 6h、光照8h的光照培养箱内处理同龄黄瓜幼苗,72h后调查小苗受热害程度,小苗经高温处理后,受热害程度各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夏季田间自然鉴定表现耐热性强的品种夏青2号、日支长青经高温处理后叶片变黄、萎蔫较慢,对高温的忍耐能力较强,热害指数较低;夏季田间自然鉴定表现耐热性弱的品种霜不知、长春密刺经高温处理后叶片变黄、萎蔫速度较快,对高温的忍耐能力较差,热害指数较高;绿宝的表现居中。

孟焕文等(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耐热性不同的黄瓜品种胚根和幼苗侧根生长表现基本相似,即胚根伸长和侧根发生在38℃胚根生长最快,28℃次之,42℃长时间胁迫胚根生长受到明显抑制,45℃胚根伸长完全受抑制。38℃下胁迫60~72h的胚根长可作为黄瓜耐热性鉴定指标之一。4叶期幼苗经42℃胁迫36h,电导百分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能反映出品种间耐热性差异;38℃胁迫36h后的SOD单位酶活力和比活力也与品种耐热性一致,可作为黄瓜耐热性鉴定指标。马德华等(1999)研究和比较了不同黄瓜品种幼苗对温度逆境的抗性。发现耐低温能力较强的自交系耐高温能力亦较强;而耐低温能力较差的自交系耐高温能力也较差,说明部分品种的黄瓜幼苗对不同温度逆境抗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高温和低温对黄瓜种子的发芽能力影响不同,低温对发芽率的影响不大,仅延缓了发芽的速度;高温显著降低抗性较弱品系的发芽率。进一步研究表明温度逆境胁迫使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而且以叶绿素a下降为主。温度逆境胁迫后,Gs(叶片气孔导度)下降,Ls(光合作用气孔限制值)显著降低,AQE(表观量子效率)和CE(幼苗羧化效率)降低,Ci(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说明叶片的光合机制遭到了明显破坏,非气孔因素是Pn(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姜亦巍等(1996)在黄瓜花粉培养基上,将8个不同品种的黄瓜花粉分别播在15%蔗糖浓度加100mg/L硼酸和300mg/L Ca(NO3)2的最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上,于不同的低温下萌发。结果表明:9~18℃内,不同品种黄瓜花粉萌发率均有显著差异,但区分品种间差异最敏感的低温是12~13℃。在此温度内,不同品种花粉萌发率差异档次最明显;而9~10℃下萌发则可进一步区分耐低温品种。

黄瓜成株期,当白天气温超过32℃时,植株的生长开始受到抑制,当温度高于40℃时,光合作用减弱,代谢机能受阻,生长停止。如果出现连续3h的45℃高温,则植株叶色变淡,花粉发育不良,出现畸形果。在短期内气温高达50℃时,茎、叶就会发生坏死现象。衫山报道,对于5片真叶的植株,连续5d或10d每天45℃高温的情况下,雄花落蕾,不能开花,开花数量显著减少(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1985)。黄瓜花粉粒萌发的温度范围在10~35℃之间,人工发芽床的最适合温度是17~25℃,高温极限是40℃。在夏季超过30℃的高温下,由于花粉寿命短,引起受精障碍,落花多,结果畸形。以萌发率鉴定黄瓜各品种花粉耐热性适宜的区分温度在40℃左右,以生长速度为指标适宜的区分温度是35℃。黄瓜花柱失去受精能力的临界温度是40~45℃,子房受伤害的临界温度为45~50℃(缪旻珉等,2000,2001)。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如果环境条件相同,黄瓜植株对高温的耐受力与空气湿度成正相关。采收期的适宜温度为24~30℃,一般采收盛期的适温要比初期偏高。气温超过30℃,就会使果柄伸长,果长缩短,果色变淡,果肩干腐,果畸形。

孟令波(2002)选取不同生态类型黄瓜品种,分别在种子萌发期、苗期和成株期对其高温胁迫下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生理生化上的变化进行研究,探讨黄瓜不同生育期耐热性的相关性,寻找早期筛选耐高温黄瓜种质资源的鉴定指标和方法,进行黄瓜耐热性种质资源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黄瓜种子萌发期高温表现为,发芽能力下降,MDA值上升,SOD酶活性降低,胚根生长受到抑制;苗期高温表现为,幼苗徒长及根系须根化趋势,叶绿素a/b值下降,叶绿体及类囊体膜系统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开花结果期高温表现为,前期徒长,后期早衰,产量下降,结果率降低,畸形果率上升,维生素C含量降低,品质变劣。42℃条件下种子发芽指数、38℃条件下处理60h胚根长比率及38℃条件下处理60h胚根的MDA值可以作为黄瓜种子萌发期耐热性鉴定指标。50℃黄瓜叶片热致死时间,50℃、15min黄瓜叶片的伤害度(IL)可以作为黄瓜各品种苗期耐热性鉴定指标,高温下黄瓜产量及产量的变化率可以作为成株期品种耐热性的鉴定指标。苗期和成株期耐热性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50℃、15min黄瓜叶片的伤害度(IL)与高温下产量接近显著相关;38℃条件下处理60h胚根长比率与高温下产量变化率存在显著正相关。黄瓜叶片50℃热致死时间多数品种集中在15~25min的范围,最高为26.4min,最低为10.6min。

不同品种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不同。宋述尧等(1992)通过试验明确了15个黄瓜品种耐冷力的强弱。秋瓜、九月青以及大黑刺、唐山秋瓜和延边旱黄瓜耐冷力较强;半夏、全青黄瓜、长春密刺、榆树大刺和丝瓜青耐冷力中等;水桶黄瓜、青皮八杈、夏丰、吉丰和永安白头霜耐冷力较弱。

(二)光照

黄瓜是一种短日照蔬菜作物,但不同品种对日照长短的要求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中国南方品种需要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正常开花,而北方品种对光照的要求不太严格。但是因为8~11h的短日照可以促进雌花的形成,因此如果幼苗期的光量不足,适量补光不仅有利于培育壮苗,还有利于雌花的分化。

与其他瓜类作物相比,黄瓜是相对比较耐弱光的作物。据报道,光照强度是自然光照的1/2时,其同化量尚不致降低,但在光照强度仅为自然光照的1/4时,同化量将下降13.7%,植株生育不良,从而引起“化瓜”现象。因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可以提高产量,所以确定合理的株行距和进行合理的整枝摘心对黄瓜生产至关重要。在一天当中,早晨日出后光合作用开始迅速增强,午前的同化量约占一日同化总量的60%~70%。总之,光合作用以上午最为旺盛,约占全天同化量的70%~80%,因此,尽量在上午给以充足的光照是十分必要的。

黄瓜的田间光饱和点一般为55000lx,如其他生态条件充分,还可进一步提高。黄瓜的光补偿点为10000lx,最适光照强度为40000~60000lx,在20000lx以下,植株生育迟缓。600~700nm的红光部分,400~500nm的青光波长带对黄瓜光合成的效果高,同时与黄瓜的生长、形态建成和花的性型分化都有密切关系。

(三)气体

对黄瓜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空气成分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黄瓜根系的呼吸强度大,对氧气的要求高。二氧化碳和水是黄瓜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在黄瓜的生育过程中,如果二氧化碳不足,会减弱光合作用,影响枝叶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活动,进而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吸收机能减退,同时还会大大降低黄瓜品质,削弱植株的抗病能力。

一些有毒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较高时,也会危害黄瓜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在保护地栽培的小环境中。例如施用未腐熟的畜禽粪或饼肥等,会产生大量氨气,不及时排出就会造成危害;土壤中施用了过量的氮肥,也容易发生亚硝酸气体危害;温室加温时的煤炭燃烧易产生SO2,浓度高时首先危害叶片,严重时会导致整个植株死亡。

黄瓜对空气湿度的要求较高。一般在70%~80%的空气相对湿度中,植株生长良好。如果空气干燥,再加上强光照射,叶片易失水萎蔫,影响光合作用。反之,空气相对湿度过高,叶面易结水膜水滴,从而引起多种病害的发生,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四)土壤、水分与营养

黄瓜根系喜湿不耐涝,喜肥不耐肥。适宜栽培在透气性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中。土壤以中性至弱酸性为好,适宜酸碱度为pH5.5~7.2。黄瓜不耐盐碱,但是不同的品种表现不同。对黄瓜种子萌芽期的耐盐性研究表明,供试14个黄瓜品种的耐盐性依次为中农12号>津春5号>神农春5号>霁虹春5号>津春3号>津育1号、津优4号>津优3号、神农春4号>津春2号、霁虹春4号>优秀杂交>津优1号>新秀2号。其中耐盐品种有中农12号和津春5号,新秀2号和津优1号为不耐盐品种,其他为耐盐性中等品种(王广印等,2004)。

生产10000kg黄瓜,植株需要吸收氮28kg、磷9kg、钾99kg、氧化钙31kg、氧化镁7kg。黄瓜不同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程度和比率都有差异。在苗期,植株的耐肥力弱,对养分的吸收缓慢,要少施肥。从开始收获到收获最盛时期,吸收量急剧增加,尤其对氮素的吸收量都较多,即使到结瓜末期氮素肥料仍然要保持一定的量,任何时候缺氮都会影响产量,一旦缺氮,即使再供给氮素,也不容易恢复。黄瓜全生育期不可缺磷,特别是在播种后20~40d间磷的效果格外显著,这一时期绝不能忽视磷肥的施用。而钾的吸收旺盛时期恰好与磷相反,是在生育后期,故施肥时应注意不要使黄瓜在后期缺钾。另外,氮和钾之间有拮抗作用,即氮施用量多时,钾含量降低,钾施用量多时,氮素含量有降低的趋势。植株生长后期,由于黄瓜果实的相继采收,各种成分的元素也相继运出体外,这个时期必须适时进行追肥,才能使植株继续旺盛地生长,这时追肥应以尿素为主。

黄瓜的叶面积大,蒸腾量大,但根系浅,吸水能力弱,因此黄瓜喜湿而不耐旱。它要求的土壤湿度为85%~95%,空气湿度白天为80%,夜间90%。但是如果土壤湿度大,空气湿度虽在50%左右,也无大影响,因为它对空气干燥的抵抗力是随土壤湿度的提高而增强的。黄瓜的永久萎蔫点为土壤水分9%,比其他蔬菜耐旱性差。一般在强光、高温、干燥季节的自然环境下,植株难以维持自身的水分平衡,需要适当灌溉。同时,黄瓜根系的呼吸作用旺盛,需氧量较高,如果浇水过多或雨后排水不力,造成田间积水,会减少土壤中的空气含量,影响根系活动,再加上光照不足,植株会出现叶片发黄,节间细长,植株长势较弱的现象。如果温度又很低,就易造成沤根或发病,甚至导致植株萎蔫死亡。不过,不同黄瓜品种对根际低氧逆境的耐性不同。淹水处理形成的根际低氧逆境对津春2号、粤秀1号等品种整株干重、根系干重、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大,各项测定指标低氧处理均极显著低于对照;而绿霸春4号、墨王子等品种在低氧逆境下,植株生长受到的抑制相对较小,对低氧逆境表现出一定的耐性(马月花等,2004)。

黄瓜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水量也不相同。在种子催芽时需要充足的水分,幼苗期要求水分相对较少,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需水量逐渐增加。在结果期所需水量最多,如果在这个时期供水不足,会导致畸形瓜增多,商品瓜的品质下降,产量和产值降低。另外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也会影响土壤中的溶液浓度,对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根系的发育和生理活性等有重要作用。

黄瓜对生存环境的需求是怎么样的?

黄瓜起源于亚热带温暖湿润地区,具有喜温、喜湿、喜光、喜阴的特点。因此,对增长有一些要求。

1.温度

黄瓜喜热怕冷。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30℃,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4~28℃。植物在0~2℃时会冻死,在5~10℃时可能遭受冻害。一般来说,低于5℃的黄瓜很难适应。如果他们在低温下运动,他们可以忍受3℃的低温;低于10~12℃的生理活动失调,生育缓慢或停止。然而,在培育早春黄瓜时,经过低温锻炼的黄瓜幼苗仍能承受3度的温度。但我们不能让它停留在低温下。这将由于生理周期的不平衡而停止黄瓜的生长。

2.湿度

它需要一定的湿度、通风、虫害控制和充足的营养。黄瓜喜湿,怕旱、怕涝,必须经常浇水,以保证正常结果和高产。但一次浇水过多会造成土壤硬化、积水,影响土壤透气性,不利于植物生长。特别是在早春、晚秋和深冬,土壤温度低、湿度高时,极易发生冷根、脱胶根和低温高湿病害(如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等)。

3.水分

种植时应浇足种植水,1周后浇慢苗水;中耕以保持土壤水分,控制浇水,并适当蹲苗;从坐果到拔苗期间,每2-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干湿,减少异常果实和果实开裂现象。

4.追肥

在摘瓜高峰期,应增加追肥次数,缩短追肥间隔。追肥应在阳光明媚的日子进行。黄瓜喜欢温度,怕冷,这是菜农所知道的。因此,在我国北方黄瓜栽培中,当地温度过低,导致露地黄瓜栽培后期。黄瓜就像一个受不了寒冷的高贵女士。它是水和嫩的。它需要细心的照顾和爱护。

标签: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