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历史 > 

颈联是第几句

历史3.26W

第三句。颈联是第三句,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首联是第一,二句;颔联是第三,四句;颈联是第五,六句;尾联是第七,八句。

颈联是第几句

如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也是颈联,颔联和颈联是对句。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颔联,有颈联。”明·徐渭《答龙溪师书》:“颈联乃因今年中秋月盈,而及往年中秋月蚀。”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四:“其(杨炜)《自嘲》一首,余极爱其颈联。

”《诗刊》1978年第1期:“我以为这首诗的颈联(第六句)比颔联(第四句)更好,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诗为近体诗的总称,近体绝句也包括在内,后来才划分出去)。

它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齐梁体的格律诗构成了对式律 (指全诗各联之间均不粘的格律形式)、粘式律(指全诗各联之间均粘的格律形式)和粘对混合律(指全诗各联之间既有粘又有不粘的格律形式)三种类型,但以对式律为主,距离完善的近体诗尚有很大距离。其中从梁代中后期到陈代,阴铿、张正见、庾信、徐陵等人的一些作品,已经十分接近唐人律诗。

在隋代杨素、卢思道、薛道衡等人,结合南朝靡丽词彩和北地清新刚健之气,创作出一些清健秀拔的诗歌,为过渡期诗歌的发展指出向上一路。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

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还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称六言律诗,传世作品极少。

颈联是哪一句

指律诗的第三联(五、六两句)。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首联是第一,二句;颔联是第三,四句;颈联是第五,六句;尾联是第七,八句。

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就是颈联。颔联和颈联是对句。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颔联,有颈联。”明·徐渭《答龙溪师书》:“颈联乃因今年中秋月盈,而及往年中秋月蚀。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四:“其(杨炜)《自嘲》一首,余极爱其颈联。”《诗刊》1978年第1期:“我以为这首诗的颈联(第五、六句)比颔联(第三、四句)更好,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

古诗分为几联?颈联是第几句?

分为4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指的是在律诗当中共四句首联,第1句颔联,第2句颈联第3句尾联第4句怎样写出一首古诗呢?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诗的含义,其实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这种诗歌准确的名字应该叫近体诗,大致产生于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到唐初已经发展成熟,唐代以后的基本上都属于近体诗。

而像《诗经》、《古诗十九首》、先秦诗歌、汉乐府就属于古体诗。

我们在欣赏古诗,咏诵古诗的同时,有一个问题摆在了眼前,今天的我们还能写出来古诗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那么我们该怎们样写出一篇古诗(近体诗)呢?换句话说,我们在创作一首近体诗(格律诗)的时候该注意哪几个方面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换句话说,也就是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点:注意押韵对仗我认为我们今天要写一篇古诗,最好写近体诗风格的格律诗,就像唐诗、宋诗(宋诗以其格律出名)等,格律诗对押韵对仗、平仄有严格的要求。押韵和对仗是创作格律诗的入门,也相对简单。

《声律启蒙》和《幼学琼林》是这方面的参考书籍,也是入门级别的书籍。格律诗的创作不但讲究押韵和对仗,还对遣词造句时字词的搭配、词语的音调和整体结构的谐美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在掌握了《声律启蒙》和《幼学琼林》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参考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家钟嵘著述的《诗品》,明代《临江仙》作者杨慎著述的《词品》,吕天成著述的《曲品》,清代刘熙载著述的《艺概》,其中《艺概·卷二》专门是对诗的论述。

阅读这些书籍可以进一步积淀对诗歌的认知,提高诗歌素养。如果进入到这个环节,关于诗歌方面的论著是非常多的。当代就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沈祖棻先生对格律诗的研究著作都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料。

再反复地阅读领悟,这样的话,就对格律诗的押韵规律有了初步的地了解,这样的话,就可以尝试着往出来写诗句了。第二点:平仄平仄就是指古汉语字调的平声和仄声,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因为咱们的汉语是声调语言,所以学写古诗就要了解古汉语的声调。

汉语的声调就是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其中高低和升降这两个因素是比较重要的。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上声是一个低升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其实在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现代汉语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

古汉语中的四个声调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后来分化为现代汉语中的阴平和阳平;上声有一部分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去声;去声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一样;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古诗中的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分别是哪句?

不是所有古诗都有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这是在律诗中才有的。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

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

首联是第一,二句,颔联是第三,四句颈联是第五,六句,尾联是第七,八句。例如:《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首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颔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颈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尾联)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扩展资料: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惯例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如《旅夜书怀》的首联第一句没有谓语,第二句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颔联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

颈联用的也是相同的句式。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一样的字相对。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可以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

古诗中的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分别指第几句?

首联:第一二句颔联:第三四句颈联:第五六句尾联:第七八句。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通常指的是律诗里的。

【举例】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首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颔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颈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首联 颔联 劲联"是什么

首联是第一,二句;颔联是第三,四句;颈联是第五,六句;尾联是第七,八句。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颔联,有颈联。

”颔联和颈联是对句。一般情况下,颈联要求工对,颔联可以为宽对。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不要四联全对仗。还有一种变体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

扩展资料:如《旅夜书怀》的首联第一句“细草微风岸”没有谓语,第二句“危樯独夜舟”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颔联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颈联用的也是相同的句式。

不能用一样的字相对。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可以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是词性要相对。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等。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和月名词对名词,都是天文词,垂和涌动词对动词,平野对大江,地理对地理,阔对流,动词对动词,非常工整。

标签:颈联 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