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历史 > 

使相是什么意思

历史2.6W

官名。使相是一种官名。

晚唐时期,为了笼络跋扈一时的节度使,朝廷授予他们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

使相是什么意思

五代沿用,实际上不行使宰相的权力。宋代,在亲王、留守、节度使等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都称为使相,他们不参与朝政和签署朝政命令,只在朝廷除授大臣的诏令上副署,这种副署多是形式性质的,真正行使了实质意义的,两宋仅存一例,即乾德二年赵普拜相事。自中唐以后,出现“内相”、“使相”,使唐代的宰相制度发生变化。玄宗时,翰林院成立,作为皇帝直接下旨的机构,翰林院起草“内制”,“外制”由中书省起草,从此开创了文人直接参与军国机密要事之端。

由于翰林学士日益权重,又常伴皇帝左右,便侵夺了中书省之权。他们虽无宰相之名,但俨有宰相之实,时人谓之“内相”。自唐“开元之治”至安史之乱后,唐代土地兼并日益加剧,大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藩镇兴起,逐渐形成封建割据势力。

统治阶级为了缓和这种矛盾,或以宰相头衔赐给节度使,或以朝臣加“平章事”头衔出任节度使,皆称“使相”。如郭子仪、李光弼相继以平章事为节度使,谓之“使相”,而宰相之职济于他官自此始。除了宰相和副相之外,在宋朝官场中,还有一个较为特殊的官职存在,那就是使相。

虽然使相在宋朝官制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了一定的重要地位,但是,它却是一种兴起于唐末五代时期的官职名称。通过了解晚唐时期的历史就会发现,在当时的社会中,节度使一度成为了官场中较为跋扈的存在,而在这个时候,为了成功笼络节度使,维持整个国家政治统治的安宁,因此,皇帝就为节度使们授予了能够与宰相相提并论的官职,而这也就是使相的来历。“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社会中,虽然说节度使们也有着与宰相相同的社会地位,但是,在管理国家的过程中,他们却并不能掌握实际的权力。其实,自唐代社会以来,使相就是一种荣誉称号,毕竟他们与真实的宰相之间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是,在宋太祖在位期间,却有一次使相行使相权的事件发生。在那个时候,宋太祖连续罢免了三个宰相,而由于此时的官场中宰相一职成为了空缺,对新任宰相的任命也无法进行。

此时,为了让赵普能够顺利登上宰相之位,宋太祖也只能让当时的使相赵光义暂时行使宰相之权,将赵普任命为新的宰相。可以看出,虽然说使相只是一种名义上的宰相,但是在特殊情况之下,他们也能够代行宰相的权力。

标签: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