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生活 > 

防溺水6个不准是什么

生活1.6W

防溺水6个不准是什么的答案是: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擅自下水施救

暑假期间,如果孩子特别想游泳,而且也学过游泳,作为家长来说,可以带孩子去正规场所进行游泳,前提是必须要有家长陪同,不要让孩子自己一个人下水,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游泳。

不要让孩子去没有被开发的河边玩耍,尤其是在乡村,没有被开发过的河边充满了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说是淤泥。这就需要家长一定要看住孩子,告诉孩子河边的危险,家长更不能带孩子去这样的河边玩耍。

防溺水6个不准是什么

1. 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 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 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 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 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 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 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全球每年因溺水而死亡的人数约为 23.5 万人。而在我国,据国家卫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 5.7 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儿童 溺水死亡人数占了总数的 56%,每天有超过 87 个孩子因溺 水死亡。溺水已经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第一杀手”。国务院教学督导委员会于 2020 年印发了《关于开展预防溺水专项行动的通知》 “防溺水”学会游泳可有效遏制“第一杀手”,加快普及中小学游泳教育,教会孩子们安全防范知识和游泳生存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游泳不仅是一种生存技能,还在少儿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有氧代谢能力、防病治病等诸多方面,具有其他锻炼方式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和肺活量、增强心肌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骨质,有助于少年儿童长高。对于身体瘦弱者和许多慢性病患者,如慢性肠胃病、精神衰弱、习惯性便秘、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有 明显疗效。

现有多地将游泳纳入当地体育中考必考或选考科目,也有多所高校学不会游泳无法毕业。许多发达国家从小学开始学校就把游泳课列为必修课,游泳技能达标了才能拿到学分。在我国中小学校内游泳场馆更是较为稀缺,难以满足正常游泳教学需求,学校建设校园泳池也是未来趋势。

标签: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