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学前教育 > 

线上学习服务能否解决学生的“急难愁盼”

9月10日是教师节,上海初二、初三学生收到一份来自老师的贴心“大礼包”——“上海空中课堂”推出升级版,新设《名师面对面》栏目。优秀教师通过电视屏幕、在线授课等形式,为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这一优秀师资“云共享”的举措,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

线上学习服务能否解决学生的“急难愁盼”

“双减”之后,学习的主阵地回归校园,“抢跑”的热度降下来了。另一个问题凸显出来:学业遇到困难、确有“补课”需求的学生怎么办?特别是面临升学压力的初二、初三学生如何提升学业水平?这成了很多家长和学生最为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

“双减”意见强调,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上海空中课堂”升级,是对这一要求的积极响应。线上学习服务,能否为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带来新的契机?“双减”背景下,优质教育资源如何让更多学生受益?还有哪些障碍亟待突破?带着收集来的学生和家长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一线教师、校长和教育管理者。

回应家长焦虑——

聚集更多优秀教师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培训机构周末不上课,我家孩子没地方补课,学习跟不上怎么办?”“双减”政策一出,一些家长陷入了另一种焦虑。“以前校外培训负担是重,周末我就是娃的专职司机,从一个课堂赶到下一个课堂,动辄上万元的课程费不说,单是在外面吃饭,每周也得花上不少钱。”一位初中生的母亲说,现在她忧心的是,“去哪里给孩子补课”?

这样的焦虑并非个例。一项调研发现,“双减”之后,学生在校时间延长了,在校园里得到关注的机会多了,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更充分了。家长对此普遍满意。但不少普通学校的学生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要想跟上那些“好学校”学生的成长步伐,变得更难了——因为,没地方“补差”。

“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回应这种焦虑,响应家长和学生对于学习的差异化需求,更多地聚集优秀教师,让优质教育资源尽可能实现共享。”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也是此次“上海空中课堂”全面升级的总体考量。

在他看来,基础教育要从“3”回到“1”——“1”是原理,“3”是从原理衍生出的各种题目。瞄准应试,让不少老师、学生和家长忘记了“1”,只注重“3”,题海战术就出现了。“刷题培养的是记忆力,我们真正应该培养的是学习力、创造力,要从‘3’回到‘1’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才是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信息技术可以加快这一理念落地。”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上海空中课堂”的《名师面对面》栏目背后,有一个超强的“名师天团”——由申城400多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双名工程”团队教师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

9月10日当天,空中课堂《名师面对面》上线《单元聚焦》板块,聚焦单元目标,剖析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培养学科关键能力。其后一周推出《答疑解惑》板块,通过空中课堂平台征集学生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名师团队遴选出高频问题和高质量问题,开展集中答疑。

“‘问题’不等于‘习题’,集中答疑不是提供搜题集,更不是打造题典。”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杨振峰说,“我们希望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分析问题,探寻解答问题的路径。在这一过程中,提升教师问题化教学能力,聚焦核心素养的培育。”

杨振峰告诉记者,新学期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差、补缺辅导和答疑,为初中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同时,各区、各校统筹优秀教师资源,利用在线平台,组织优秀教师团队对有需要的学生开展个性化辅导。“上海空中课堂”的优质资源,则可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灵活、自主、有选择地学习。

有益教师提升——

在线资源改善了薄弱学校的课堂质量

“暑假老师要求看空中课堂预习了,看起来以后空中课堂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跟着看了一段时间空中课堂,对孩子的学习进度更了解了,老师教得好不好,听一听就知道了。”

这是某育儿论坛上网友的交流。

“上海空中课堂”是2019年初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一项举措,加快了上海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也发挥了更大范围的辐射带动作用。

记者了解到,空中课堂的视频资源,已成为沪上不少学校开展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的素材。上海对口帮扶的云南等地师生也在“云上”共享上海的优质教育资源。

此次,“上海空中课堂”再度升级,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大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力度有了新抓手。

上海虹口区教育学院副院长胡军是初中数学特级教师,参与了《名师面对面》视频课的录制。他告诉记者,每堂课背后都有一支由3到4位优秀教师组成的团队,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特别注重以问题为引导,在内容的关键点、疑难处开展学法指导。

“所谓关键点,就是学习中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抓住重点、难点的分析,就能切中要害,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胡军说。

是提供学科学习的资源管用,还是转向专题式教育、项目化学习对学生更有益?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洋告诉记者,参与“上海空中课堂”录制的教师们就此反复讨论,明确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方向。

让王洋欣喜的是,自去年3月2日率先开播,“上海空中课堂”成为不少学校教学研究的重要辅助工具。看名师们怎样梳理教学素材,学习他们重新结构化课堂的方法,学习怎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一些薄弱学校的课堂提升起到了直接作用。

“教育均衡不是‘削峰填谷’,而是要‘抬高底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推动优质均衡的加快实现。”在王洋看来,“双减”打出的是一套“组合拳”,负担减下去的同时,增强的是学校的内涵建设。这对校长、教师和教学管理者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着眼学生成长——

他们不再埋头奋笔疾书,而是三五成群讨论问题

校长们已经感受到了压力。

“必须以‘双减’为契机,加强课程与教学领导,早思考、早布局、早谋划。”上海市浦东新区孙桥小学校长徐红正在思考的是,作为一所地处张江科学城的学校,如何利用地域优势,挖掘课程资源,将教育信息化的成果运用到落实“双减”工作中。

“回归课堂,回归校园,回归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方能打造一片育人的新天地。”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校长堵琳琳坦言。

在她看来,变化正在发生:学生的课后作业少了,思维碰撞多了。课余时间,他们不再埋头奋笔疾书,而是三五成群讨论问题,商量着如何完成课堂布置的实践任务;学生的校外培训少了,学科探究多了,更能充分享受校园这片乐土。

线上教育资源,能否在学生成长中发挥长远作用,打开一片新天地?信息技术赋能之下,大规模因材施教能否真正实现?一些地区已在前期展开试点。

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2019年,闵行区被教育部列为“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记者日前走访地处该区的几所学校时看到,在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学校运用电子书包课堂进行伴随式数据采集,形成学生的“数字画像”。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特点,提供相应的教学课程和干预手段。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正在建设“未来教室”,学生们可在线上“虚拟走班”,自主切换课程难度。线下,则通过导学检测、分组学习、分层练习、实时互动等手段,保障每个学生进入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轨道。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局长恽敏霞认为,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通过信息技术赋能、海量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加持,让教育实现减负增效和优质公平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教育公平不是简单化的均等,而是面向差异,提供更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减负’不是单纯的‘减少’,而是更精准、更高质量赋能增效。”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看来,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检阅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双减”则给当前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挑战,也提供了促进教育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机遇。

“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是一个巨大的系统,从平台搭建到内容建设,从技术环境的完善到学习形式的探索,从机构到机制,从领导部门到每位教师,只有各司其职,积极协同,才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袁振国期待的图景是——从大规模标准化教育走向大规模个性化教育,实现教育范式的根本转换。

“双减”意见要求,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

“当课程、教师、设备等能够实现统筹考虑,当所有教育资源向所有学生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价值将得到极大释放,教育效能将得到极大提高。资源的开放和联通,不仅会增加资源的总量,而且会形成综合优势,产生叠加效应。”袁振国说。




线上教育到底对孩子的学习是否有帮助呢?

现在有很多学生都会采用线上教育的方式进行学习,那么线上教育对于孩子的学习到底有没有帮助呢?我认为线上教育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线上教育的教育方式。

现在有很多学生都会采用线上教育的方式进行辅助学习,特别是在2020年期间,因为新冠病毒的爆发,很多学生都不能返校进行学习,很多学生还面临着高考的大关,无法返校就导致无法学习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各大学校都采用了腾讯课堂、学习通等等的线上教学平台工具进行线上教学,让学生在家也可以听到老师授课。我认为这样的一种线上教育方式是非常好的,学生在家随时随地都能听到老师授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使是在疫情的情况下,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学习上的交流,我认为是科技战胜了疫情、战胜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很多学生在进行线下学习之外,还会在家进行课外的线上教育学习,现在有很多线上教育模式,比如老师一对一服务,这种服务虽然说要支付一定的金额,但是价格却是比线下的名师一对一要低很多,而且还会有很多的名师可以进行选择。我想这就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线上教育的原因了。线上教育资源丰富,网络为各位学生提供了学习的便利,通过老师的辅导和讲解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印象。

可是线上教育有什么弊端呢?线上教育不同于线下教育,线上教育主要是依靠学生们的自觉和自律完成的,学生难免会没有自制力。线下教育有老师在场监督和看管,能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能够了解学生的情绪,根据种种方面为学生制定提高成绩的方案。

在线教育学习,效果怎么样?真的有用吗?

在线教育当然有用,但是效果没有在课堂上好。因为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弱。而在课堂上有老师管着,所以注意力要认真一些。

说起在在线教育我想起我家的神兽有一段时间没有去上学,都是靠在线教育。那段时间是刚刚有疫情的时候,学校停课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靠在线教育。孩子听课很放松,注意力也不集中。需要人来管着。记得那段时间很长,似乎一个快半个学期了。后来开学了,没上多少天就期末考试了,孩子两门都考了八十多分。都及格。所以说在线教育是有用的。

当然也有弊端。那就是孩子自控能力差,因为没人管着,所以听课的时候没有那么认真,甚至是玩着,因为它所处的环境让她感觉很放松。没有在课堂上听的认真。不过碰上疫情,或者其他什么事情,没有办法去学校,在线教育对孩子来说很有帮助。

总之,在线教育有利有弊,至于效果,因人而异。自控能力好的孩子,效果很好,也很有帮助。因为一个人看视频学习,注意力会更集中,不受课堂的影响。而自控能力比较弱的孩子,那就效果比较差,因为环境太过舒适,导致她们不能安静的听讲。容易走神。不过总体上来讲,在线教育还是好的,因为如果有什么事情,或者疫情,孩子不能去学校学习,但是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可以解决。

线上课程的纷纷上线,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是否真的有效果?

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上网课的效果不大,只是对于想学习的学生会有帮助。

首先上网课对于老师的压力太大了,老师还要每天统计学生的健康状况,还要一些以及其他的工作,如果说每天还要上网课,老师还要花费别的精力,备课的时间就少了,而且一些老师他们并没有接触过线上课程,对于软件不会用,所以说上课的效果不好。

线上课程对于爱学习的同学还好,他们可能会专心的听讲,认真学习,但是对于那些不爱学习的,私下来做小动作,甚至说一边上课一边玩手机的情况都常有发生,而且线上课程不像是平常的课程那样,如果有什么别的小动作,心思不在学习上的同学,那么老师很容易发现,但是线上课程老师顾不了那么多,毕竟屏幕只有那么大一点,老师只能顾及到那么几个人。

而且在一般的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会有一些互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加深记忆,更好的掌握知识。而在线上课程,学生和老师的这种互动方式就减少了,很多学生会因为一些卡了或者信号不好等原因不能及时听老师的课程,一般课程还好,像数学这种紧跟老师的课程,往往是愣个神都不知道老师讲到哪,如果因为网络的原因而跟不上老师,那这节课就是可以说是白费了。

即使在课堂上每个同学都在认真学习,那对于学生的视力造成的伤害也太大,因为屏幕毕竟那么大,学生想要看清老师在直播中写的东西,那自然很费眼睛的。所以说我认为,线上课程这种方式是弊大于利,如果想要学生好好学习的话,不如多布置点作业或者老师统一看着同学们上自习课学习或者背课文等也是一种好的方式。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个人看法,如果大家还有别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