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历史 > 

傅雷家书是谁写的

历史3.31W

傅雷、朱梅馥、傅聪。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

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傅雷家书是谁写的

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男,汉族,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

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傅雷在“文化大革命”之初,受到巨大迫害。1966年9月3日凌晨,愤而离世,夫人朱梅馥亦自缢身亡。

朱梅馥(1913年2月20日-1966年9月3日),女,1913年出生于上海。她是现代中国文学家傅雷之妻。杨绛称其集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能干的主妇于一身。

傅聪(Fou Ts'ong,1934年3月10日-2020年12月28日),生于上海。英籍华裔钢琴演奏者。1953年,在第4届世界与友谊联欢节中获钢琴比赛第3名,受邀赴东欧各国演出 。

1955年,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三名以及“玛祖卡”最佳演奏奖。1959年,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与指挥家朱力尼合作演出。1982年12月,受聘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兼职教授 。1983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1985年,担任肖邦国际钢琴大赛评委。1998年,参加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在北京世纪剧院举办音乐会 。2001年2月,在新加坡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 ;同年,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独奏音乐会;与香港小交响乐团合作举办音乐会。2020年12月28日,傅聪因新型冠状肺炎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

《傅雷家书》作者是谁?

《傅雷家书》的作者是傅雷先生。傅雷(1908-1966)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幼年丧父,在母亲的严格教育下,养成了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

一生翻译世界文学名著达30余部,他所翻译的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以及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堪称文学作品翻译的“信、达、雅”的典范。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也有着高超的艺术鉴赏力,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肖邦作品的优美赏析,至今仍不失其经典价值。人物观点对于八股文风,傅雷这样说道,“一个知识分子不善于思考,不勇于思考,感觉不灵敏,好奇心不强,就不称其为知识分子,更谈不到钻研学问。何况思想懒惰与感觉麻痹还牵涉到遇事认真负责的问题,从而牵涉到人生观与世界观。

”对于艺术,人生,傅雷这样说到,“先做人,其次做艺术家,再次做音乐家,最后做钢琴家”。对于孤独,傅雷这样对傅聪说到,“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你永远不要害怕孤独,你孤独了才会去创造,去体会,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傅雷家书》是谁写的?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的。《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篡而成的一本集子。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这一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十二年间,他们通信数百封。

这些信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而傅雷本人在这一段时间里,经历跌宕起伏,这些家信也是傅雷思想的折射。赏析每部“家书”的作者,他们在写作之初,本就是不为发表而写,只想着给自己的子女看,这种“私密性”让家书有了更多的真诚,讲的也都是心里话。没有哪对父母会对自己的儿女说假话或言不由衷的话,也没有哪对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越变越坏。

尤其在《傅雷家书》里,傅雷更是以一个文人学者优良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的道德准则,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了做人和修身的榜样。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部家书中,他不是以父亲的身份,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去跟孩子谈人生、谈艺术、谈事业、谈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止是爱,更是父子之间人格平等的以心换心,真正体现了汪曾祺先生说的那句名言:多年父子成兄弟。

也正是在这种健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傅雷的长子傅聪成了钢琴大师,次子傅敏成了英语特级教师。他们终身都保持着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凡事先做人的操守。

《傅雷家书》谁写的呢?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的。《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孩子傅聪的书信摘编,时间跨度为1954年到1966年,话题不局限于生活琐事,还涉及艺术与人生的诸多方面,饱含着为人父母的情感与责任,充满了对子女炽烈而深沉的爱与期望。

《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父子关系:傅雷经常给儿子傅聪翻译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的资料。傅雷与儿子傅聪之间除了血肉相连的父子关系,还是人生和艺术上的知音关系;亲密无间的朋友;师生关系。

《傅雷家书》的作者是谁?

《傅雷家书》的作者是傅雷,朱梅馥,傅聪,编者是傅敏。《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讨论艺术。激发青年人的感想。训练傅聪和傅敏的文笔和思想。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和傅敏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和傅敏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标签:傅雷 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