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历史 > 

孟子没有直接交流的国君是谁

历史6.12K

宋王偃。孟子去宋国,但《孟子》中没有与宋王偃的直接对话记录。

孟子回到家乡,此时邹与鲁发生了战争,邹穆王问孟子:百姓为什么不救国?孟子回答,是因为邹穆王在饥荒之年时,不念及百姓,而只是顾着自己享乐,因此,到危难之时,百姓自然也不会想着君主。

孟子没有直接交流的国君是谁

可能这样的对话,使得邹穆公不快,暂停了对于孟子的馈赠,使孟子绝粮。随后,孟子又到了鲁国,鲁平公欲见孟子,但是被小人阻拦。宋康王(?―公元前286年),亦称宋王偃、宋献王 ,子姓,戴氏,名偃,宋剔成君之弟,战国时期宋国最后一任国君,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86年在位。史载其堂堂一表,“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铁钩”。

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前329年),宋康王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宋剔成君逃至齐国。宋康王在第十一年时,自立为王。史记称“东伐齐,取五城。

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山东滕州),有其地。”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对内统治暴虐,诸侯皆呼之“桀宋”。

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齐举兵灭宋。宋康王出亡,死在魏国的温邑(今河南温县)。宋康王非常迷信武力,他特别喜欢勇武的人。

有一次,有个书生惠盎去见宋康王。宋康王见他是个儒生,顿足大笑说:“我所喜欢的是勇敢有力的人,不喜欢书生。客人您准备用什么来指教我呢?”惠盎说:“我这里有一种办法,可以使那些勇敢的人刺不入;虽有力气,却击不中,大王您想知道这种办法吗?”宋康王说:“好呀!这种办法我倒很想听听。”惠盎说:“刺不入,击不中,虽然好,但有人敢于击、敢于刺,毕竟还是受了侮辱。

我还有一种办法,使得那些勇敢的人不敢刺,虽然有力,也不敢去击。不过,所谓不敢,不等于不想,只是时机未到而已。我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使得一切人根本不想去刺,不想去击。这不更好吗?当然不想去刺,不想去击,也就是不理会你,那里比得上互相亲爱,互相帮助呢!我还有一种办法,使天下的人,都非常高兴,互相亲爱,互相帮助,这种办法比勇敢有力的人更高一筹,这是上面四种办法中最好的办法了,难道大王您就不想知道吗?”宋康王说:“这种办法好啊!我真想得到它。

”惠盎说:“孔墨的仁义道德就是这样的办法。孔子、墨翟,自己没有国土,却被人当作君王一样看待;虽然没有官职,却被人们尊为最高的长官一样。天下的男人和女人,无不伸长脖子,踮起脚跟来盼望,使得到相安相利。如今大王是拥有万乘兵车的国主,如果你确实有行孔墨主张的意愿,那么,全国都会得到它的利益的,您会比孔墨更胜得多了。

”宋康王听了,无言以对。于是,惠盎退了出来。宋康王对左右的大臣们说:“这个人真是善辩啊!我真是被他说服了。

孟子时代所对应各国国君分别是谁

(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英文名称:Mencius)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为什么孟子周游列国却不去拜见周天子和鲁国的国君了

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孟子讲“礼”主张仁义,周天子和鲁国国君恰恰相反。

首先,对于《左传》中周天子不守“礼”的描述,我觉得这是周天子势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文中提及了,在推翻商的统治后,周建立了以“德”治天下的局面。《尚书》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上天孚佑于民”。到了春秋时期,周天子自己都开始不守“德行”,不遵“礼节”。上天又怎么可能“佑于民”呢?《左传·隐公六年》载:“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

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_,况不礼焉?郑不来矣!’”当初,平王东迁,依靠的就是晋国和郑国的力量。

如今郑伯去朝见桓王,桓王贵为天子,却对自己的臣属不加礼遇,这不是在自损其威严吗?天子都开始不遵守“礼”制了,他分封的诸侯又何必约束自己的力量呢?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可见一斑。再如《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王取邬、刘、_、_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_*、樊、隰_、_*茅、向、盟、州、陉、愦、怀。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

怒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周天子向郑国索要土地,又把不是自己的土地划给郑国。

这是违背君子所说的“怒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所以郑国与周交恶原因实属天子自己不遵“礼”守“德”。直到后来,周剥夺郑伯的政权并率领诸侯讨伐郑国。

败于鱼丽阵下,又被聃射中肩膀,这难道不是周天子自己有错在先吗?其次,诸侯对“礼”制的遵从体现了对周“分封制”的支持。但是这个时候,诸侯对“礼”的遵从大都停留在表面上,在实际中他们已经开始挑战周天子的权威了。

一起读《孟子》:孟子为什么躲着齐王【2】

孟子带着子弟来到齐国推行仁政,齐威王派人来请孟子,孟子却躲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很多统治者都对孟子咬牙启齿,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一段比较长,也非常有趣,大家耐心看,一边学习孟子的口才,一边思考孟子讲话背后的思考和逻辑。都说孟子擅长辩论,我们看孟子是否名副其实。

原文: 讲解: 孟子将要去朝见齐威王,齐威王派使者过来给孟子带话:“我本应当过来看您,但是我最近受了风寒,怕吹风。

明天早上,我会和臣子们在朝堂开会,不知道到时候您能过来吗?” 孟子回答:“不凑巧,我也生病了,不能去朝会拜见。” 第二天,孟子去齐国大夫东郭氏家里吊唁。齐国人公孙丑就问孟子:“昨天您才托病不见齐威王,今天就跑出来吊唁,是不是做的不恰当?” 孟子回答说:“昨天生病了,今天病好了,出来吊唁有什么不可以呢。” 齐威王派人来探望孟子,并带来了医生。

孟子的族弟孟仲子只好应付说:“昨天齐王派人来约,孟子恰巧在生病,不能去朝堂拜见。今天病稍微好转,就出门奔朝堂去了,我不知道现在到了没?” 说完后,孟仲子赶紧派人去路上截住孟子,告诉他:“千万不要回家来,赶紧去朝堂拜见齐王。” 孟子没有办法,就躲到景丑氏家里待了一天。

这里说的是 孟子到齐国后,按照计划要私下里去拜见齐威王,但是齐威王推托有病不见,约孟子第二天早上在齐国朝堂上相见,然后孟子就宁肯躲起来也不去见齐威王了。 孟子为什么这么做呢,是因为不满意齐威王的态度,和齐王使性子吗?景丑氏也有这样地疑问,我们接着往下看。 原文: 讲解: 景子说:“在家里的父和子,在外面的君和臣,是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

我看到齐王尊敬先生,但是没看到先生尊敬齐王。”注:景子的语气里满是对孟子的不满,你一点都不尊重领导。 孟子回答说:“噫!怎么能这么说呢!齐国没有人把仁义说给齐王听,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不是。

其实他们心里是在说:‘不值得和齐王谈仁义。’,这才是对齐王最大的不尊重。我除了尧舜之道,不敢把一些乱七八糟的道理说给齐王听,所以齐国人都不如我尊重齐王。” 其实,在这里, 孟子说的和景子问的不是一件事,景子说的是“客气”,而孟子回答的是“真心”。

景子理论的是表面文章,孟子不愿和他说这个,孟子回答时就把概念换了,孟子的这个回答更高级,景子拍过来了的是一块砖,孟子扔回去的是一个玉。 要是明白孟子思想境界的人听到这里就懂了。但是景子没有听懂,所以他还要问,孟子就还得解释,谁叫你躲到人家家里来了呢。 原文: 解读: 景子说:“NO,我说的不是这个事。

《礼记》上说:‘父亲召唤,不说知道了而要直接过去;君主召唤,不等车马备好就急忙跑过去。’你呢,原本就是要去朝见齐王,现在听到齐王召唤命令反而不去了,你这样做和《礼记》的不符合礼记的教导吧。”你孟子自称是懂礼的人,怎么做出来的事都不符合《礼记》的要求呢。 孟子回答说:“原来你说的是这个事?曾子说过:‘晋国和楚国的财富,我们时比不上的;但是他有他的富贵,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义;我有什么可妄自菲薄的呢?’曾子这样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天下有三样东西讲究尊卑:爵位、年龄、道德。 朝堂上以爵位高低论尊卑,乡间邻里以年龄长幼论尊卑,辅佐君王治理百姓则以道德高低论尊卑。 怎么能因为爵位高就怠慢年长的人或道德高的人呢?” 孟子在这里的回答非常技巧,景子抛出一个谈话的框架《礼记》,但孟子不跟你,他自己说话自带框架,这样才不会被限制在对方的框架内,处处被动。

如果你还没有自己的框架,那接着读《孟子》吧。 孟子说这一堆是什么意思呢?孟子是说 在治理国家、管理人民方面,不应该谁官大听谁的,而是应该崇尚能力和德行,谁有本事就听谁的。这个时候不讲究君臣之礼,而是论德行,谁德行高,谁就是尊者。

看到了吧,孟子一点都没有“愚忠”的意思,在治理国家方面,谁有本事谁有德行谁就是老大,即使你是国君,如果水平不高,那也请一边待着去。 如果非要说孟子愚忠,那只能孟子忠于广大人民群众。 关于这一点孟子还说过更狠的话,等读到时再说。 为什么孟子非要强调这一点呢,是恃才傲物,认为自己有才就了不起?不是。

因为治国理政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许多地方需要拿刀动肉,领导人不知道尊重的有道德的人,就会处处依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仁政也就实施不下去。 孟子就是看到了齐威王这一点,所以不去,因为去了也没用,一但行动超出了齐王的理解范围,就会被齐王驳回,所以他没办法帮助齐王把国政再提高一个层次。换句话说,治国最终还是用的是齐王的能力,孟子的能力没处发挥,站在那里只是当个摆设。

孟子这样的思想,统治者受的了吗,可以说,很多统治者都受不了。所以《孟子》这本书在流传过程中被改了又改,传说改得最勤快的当属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看《孟子》时都是咬着牙的。 能接纳这点的统治者不多,但是也有,而且无一例外都是大牛人,只有牛人才能慧眼识珠、发现人才,虚心向别人学习。孟子接下来就列出了两位。

孟子接着上面的一大段话接着说:“因此,商汤对待伊尹,是先把他当老师然后才是臣子,因此不费力气就取得了天下;齐桓公对待管仲,也是先把他当老师然后才是臣子,因此也没费什么劲儿就做了诸侯国的老大。现在,天下各个诸侯国的地盘、德行都差不多,没有谁能高出大家一头,是为什么呢。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各国国君都喜欢找听话的人当臣子,而不喜欢能教导他的人,像商汤那样对待伊尹,齐桓公那样对待管仲,他们做不到,就不敢去召见伊尹、管仲这样的臣子。

管仲都召唤不来,况且比管仲还强的人呢。” 这里孟子说了商汤和齐桓公两个贤君。

想了解孟子和齐宣王的故事?

孟子说:“有一个人跟你说,我的力量,能够举起三千斤重,却举不起一根羽毛。眼睛能够看见秋天小鸟换毛后的绒毛尖儿。

但是,有一车柴草,放在那里,我却看不见。

他这样说,你相信吗?”齐宣王说:“不信。”孟子说:“现在王的恩惠,能够到禽兽身上,而不能施到百姓身上,是什么原故?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不用力拿,一车柴草看不见,是不想看。百姓见不到你的保护,是你不用恩惠。所以说,你不能够行治天下的王政,是你不肯做,不是做不到。

”孟子说:“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渤海,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不是我不做,而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揉揉胳膊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

’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大王您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渤海的一类,而是属于为老年人揉揉胳膊的一类。 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儿女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

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我听立达国学的视频号学到的,那里有系统讲《从成语出发,读懂孟子》。

标签:国君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