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学前教育 > 

接知如接枝的教学原则

接知如接枝的教学原则是: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的介绍:

直观性原则是教学原则之一。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形象语言描绘学习对象,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反映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运用这一原则能促使具体形象与抽象概念相结合,减少理解抽象概念的困难;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巩固。类似这一原则的教学思想,古代教育家已有论述,如中国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但直接提出这一原则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教学应用:

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直观手段,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第一,直观手段的选用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各科教学的特点。

第二,直观教具的选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

第三,运用直观手段,要与教师适当的讲解相配合。

第四,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第五,教师要合理考虑使用直观教具的数量、时间和地点。

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认识,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特别是低年级,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从教育效果看,运用直观手段,使学生感到形象、鲜明、生动有趣,容易巩固所学知识。

接知如接枝的教学原则

接知如接枝的教学原则是什么?

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接知如接枝",是直观性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完全没有感性认识和具体形象做基础和支撑,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纯粹理论知识的。

由于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距离,学生们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直观性原则的意义在于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

教师要利用直观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直观手段,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1、直观手段的选用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各科教学的特点。

2、直观教具的选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

3、 运用直观手段,要与教师适当的讲解相配合。

4、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5、教师要合理考虑使用直观教具的数量、时间和地点。

接知如接枝体现的是什么原则

接知如接枝体现的是直观性原则。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接知如接枝的意思是说,我们必须用从自己的经验里发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倘使自己对于某事毫无经验,我们决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之经验。可见,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在其间接经验的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只有在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相互印证,才能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融会贯通。这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接知如接枝”,说明的是那一条教学原则?

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标签:接知 接枝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