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学前教育 >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是什么意思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是什么意思

1、正确的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2、就是说对待自己的敌人不要自私,对待恩人要感恩图报。

3、出自春秋时期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论语·宪问》。

4、原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5、”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6、”注释:①或曰:有人说

10、赏析: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

11、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以直报怨”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要,但用在政治领域,有时就不那么适宜了。

12、孔子所提倡的“以直报怨”,是用公正的、直率的、光明磊落的方法,正确面对那些对自己不满或有抱怨的人。

13、既不能冤冤相报,也不能姑息养奸。

14、书籍简介:《论语·宪问》为古代文学作品

15、宪问篇出自《论语》,共计44章

16、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17、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18、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19、人物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10、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21、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22、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23、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25、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26、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7、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