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学前教育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哪部典籍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哪部典籍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先秦·孔子弟子《论语·子罕》。

全句的意思是: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

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男子汉。

夺:改变,换。

志:(某人的)志气。

这里的"志"是"志向"。人要立志,才能知道用功的方向。面对诸多挑战,没有一点"志气"充盈胸中,是万不能支撑过去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改革攻坚时期,面对质疑、退缩、观望等消极情绪,领导干部胸中要有一点"志气",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否则不能担当得起历史的重责。

夺”的解读

许多人认为,这里的夺”就是被夺走”,王力《古代汉语》的注释就是:三军人数虽多,如果军心不齐,它的主将也会被人夺走。”主将能被人夺走,志向也能被人夺走,这都不好理解,是说不通的。

其实,这里的夺”并不是夺走,而是改变”的意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同样的话还有人说过,那就是军事家孙子,《孙子·军争》中说: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意思是:对于敌方三军,可以挫伤其锐气,可使丧失其士气,对于敌方的将帅,可以动摇他的决心,可使其丧失斗志。

《孙子·军争篇》的相关原文: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代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孙子·军争篇》的相关译文:

对于敌方三军,可以挫伤其锐气,可使丧失其士气,对于敌方的将帅,可以动摇他的决心,可使其丧失斗志。所以,敌人早朝初至,其气必盛;陈兵至中午,则人力困倦而气亦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归,其气益衰。善于用兵的人,敌之气锐则避之,趁其士气衰竭时才发起猛攻。这就是正确运用士气的原则。用治理严整的我军来对付军政混乱的敌军,用我镇定平稳的军心来对付军心躁动的敌人。这是掌握并运用军心的方法。以我就近进入战场而待长途奔袭之敌;以我从容稳定对仓促疲劳之敌;以我饱食之师对饥饿之敌。这是懂得并利用治己之力以困敌人之力。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伍统一的军队,不要去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饱满的军队,这是懂得战场上的随机应变。

《孙子·军争篇》的注释:

夺气:挫伤士气。

夺心:动摇将军的决心。

气锐:气盛。

气归:气竭。归,止息、衰竭。

邀:这里指迎击、截击”的意思。

正正:整齐。

治力:掌握军队的战斗力。力,指战斗力。

治变者:掌握机动应变的方法。变,指机变。

三军:军队。古制,一军为12500人。

匹夫:男子汉,普通人,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