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馆

位置:首页 > 学前教育 > 

醉翁亭记之的用法意思

1、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比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用作助词,译为“的”,比如: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宴酣之乐等。3、用作代词,比如:名之者谁,指代醉翁亭;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指代“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之的用法意思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

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醉翁亭记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醉翁亭记“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之”起连接主谓的作用,并没有实际意义,可不译。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意思是: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赏析

《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犹如设了张本,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

《醉翁亭记》中''名之者谁”中‘之’什么意思?请专业人士回答

之是代词,意思是它,这句的意思是给它(这个亭子)命名的人是谁。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

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背景: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

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醉翁亭记的15个之字的意思

醉翁亭记的15个之有6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

(3)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

(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

(5)山水之乐:助词,的。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

赏析

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

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时,体现儒家的传统思想,正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的“之”啥意思?(代什么?)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的“之”是舒缓语气词,并没有实际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为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

扩展资料: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

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常见的语气词有:的、了、么、呢、吧、啊。语气词:附着在词语、句子末,表示语气。

语气词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语气词的语法特征有二:

一是附着性强,只能附着在句子或别的词语后面,起一定的语法作用。

二是语气词常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所以一部分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

求教《醉翁亭记》中“之”字的用法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

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0.山间之朝暮也

11.山间之四时也.

13.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4.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5.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6.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7.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8.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

4.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8.在乎山水之间也

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2.而乐亦无穷也

19.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0.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标签:醉翁亭记